首页 理论教育 土的工程性质-建筑施工技术指南

土的工程性质-建筑施工技术指南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的常见工程性质有:土的密度、土的含水量、土的渗透性、土的可松性等。含水量表示土体的干湿程度。表1.2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4.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但仍不能恢复成原来的体积,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对土方的平衡调配、基坑开挖时留弃土量及运输工具数量的计算均有直接影响。表1.3土的可松性系数

土的工程性质-建筑施工技术指南

土的工程性质对土方工程施工有着直接影响,也是进行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所必需的基本资料。土的常见工程性质有:土的密度、土的含水量、土的渗透性、土的可松性等。

1.土的密度

土的密度中与土方工程施工有关的是土的天然密度ρ和土的干密度ρd,表示土体的密实程度。

1)土的天然密度

土的天然密度指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它与土的密实程度和含水量有关。在选择运土汽车时,往往要将载重量折算成体积,此时必须用到天然密度。土的天然密度公式如式(1-1)所示:

式中 ρ——土的天然密度,kg/m3

   m——土的总质量,kg;

   V——土的体积,m3

土的天然密度随着土颗粒的组成孔隙的多少和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黏土的天然密度为1600~2200kg/m3,密度越大,土体越硬,挖掘越困难。

2)土的干密度

土的干密度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即土体孔隙内无水时的单位土重。计算公式如式(1-2)所示:

式中 ρd——土的干密度,kg/m3

   ms——土的固体颗粒质量,kg;

   V——土的总体积,m3

干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体越密实。在填土压实时,土经过碾压,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干密度增加。通过测定土的干密度,从而判断土是否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可用来作为填土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

2.土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ω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比,见公式(1-3)。

(www.xing528.com)

式中 m1——含水状态时土的质量,kg;

   m2——土经温度105°C烘干的质量,kg。

含水量表示土体的干湿程度。含水量在5%以下为干土;5%~30%为潮湿土;大于30%为湿土。土的含水量随外界雨雪、地下水的影响而变化。当土的含水量超过25%,采用机械施工就很困难。一般土含水量超过20%时就会使运土汽车打滑或陷入泥坑。回填土夯实时若含水量过大则会产生橡皮土现象,无法夯实。土的含水量对土方边坡稳定性也有直接影响。

3.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土透过水的性能。土的渗透性用渗透系数K表示。渗透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水穿透土层的量,以m/d表示。土体空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流动,当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的平衡被破坏后,地下水会不断流入基坑。地下水在土中渗流时受到土颗粒的阻力,其大小与土的渗透性及地下水渗流路程长短有关。土的渗透系数见表1.2。

表1.2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

4.土的可松性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但仍不能恢复成原来的体积,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见公式(1-4)。

式中:Ks——最初可松性系数;

   K′s——最终可松性系数;

   V1——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

   V2——土经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

   V3——土经回填压实后压实状态下的体积,m3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及最终可松性系数见表1.3。土的可松性对土方的平衡调配、基坑开挖时留弃土量及运输工具数量的计算均有直接影响。

表1.3 土的可松性系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