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技术:整体地面工程实用指南

建筑施工技术:整体地面工程实用指南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1.1.2 水泥混凝土楼地面1.基本构造水泥混凝土是用水泥、砂和小石子按比例配制而成,水泥混凝土楼地面的强度高,干缩性小,与水泥砂浆楼地面相比,它的耐久性和防水性更好,且不易起砂,但厚度较大,适用于地面面积较大或基层为松散材料,面层厚度较大的地面装饰工程。

建筑施工技术:整体地面工程实用指南

8.1.1.1 水泥砂浆楼地面

1.基本构造

水泥砂浆楼地面是将水泥砂浆涂抹于混凝土基层或垫层上,抹压制成的地面。水泥砂浆面层材料由水泥和砂按比例配制而成。水泥砂浆楼地面一般的做法是在结构层上抹水泥砂浆,有单层和双层两种。水泥砂浆楼地面的基本构造如图8.1所示。

图8.1 水泥砂浆楼地面的基本构造

(a)水泥砂浆地面;(b)水泥砂浆楼面

2.材料质量要求

(1)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严禁混用。

(2)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

(3)砂为中砂或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的积灰、浮浆、油污及杂物清理干净。抹砂浆前浇水湿润,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排除。

(2)铺抹砂浆。面层铺抹前,先刷一道含4%~5%的108胶水泥浆,随即铺抹水泥砂浆,用刮尺赶平,并用木抹子压实。

(3)抹平、压光。在砂浆初凝后终凝前,用铁抹子反复压光三遍。

(4)养护。水泥砂浆面层铺好后1d内应用砂或锯末覆盖,并在7~10d内每天浇水不少于一次,养护期间不允许压重物或碰撞。

8.1.1.2 水泥混凝土楼地面

1.基本构造

水泥混凝土是用水泥、砂和小石子按比例配制而成,水泥混凝土楼地面的强度高,干缩性小,与水泥砂浆楼地面相比,它的耐久性和防水性更好,且不易起砂,但厚度较大,适用于地面面积较大或基层为松散材料,面层厚度较大的地面装饰工程。水泥混凝土楼地面的基本构造如图8.2所示。

图8.2 水泥混凝土楼地面的基本构造

(a)水泥混凝土楼面;(b)水泥混凝土地面

2.材料质量要求

(1)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级。

(2)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

(3)石子宜采用碎石或卵石,粗骨料的级配要适宜,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

(4)水宜采用饮用水。

3.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清理基层表面的浮浆和积灰等,使得基层粗糙、洁净。铺设前1d对楼板表面进行浇水润湿,不得有积水。如有油污,应用质量分数为5%~10%的碱溶液清洗干净。

(2)弹线、标高。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面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按线拉水平线抹找平墩(60mm×60mm,与面层完成面同高,用同种混凝土),间距双向不大于2m。有坡度要求的房间应按设计坡度要求拉线,抹出坡度数。(www.xing528.com)

(3)混凝土铺设。铺设时按标筋高度刮平,随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待其稍收水,即用铁抹子预压一遍,或用铁辊筒往复交叉滚压3~5遍,使之平整,不显露石子。若有低凹处,要随即用混凝土填补,滚压至表面泛浆;若泛出表层的水泥浆呈细花纹状,表明已经滚压密实,即可进行抹平压光。压光工作不应少于两遍,要求达到表面光滑、无抹痕、色泽均匀一致。

(4)水泥混凝土面层不应留置施工缝。当施工间歇超过允许时间规定,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已凝结的混凝土接槎处进行处理。刷一层水泥浆,其水灰比宜为0.4~0.5,再浇筑混凝土,并应捣实压平,不显接槎。

(5)养护。浇筑完成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h,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

8.1.1.3 现浇水磨石楼地面

1.基本构造

现浇水磨石楼地面是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垫层上,按设计要求分格并抹水泥石子浆,硬化后,磨光露出石渣,并经补浆、细磨、打蜡而成。现浇水磨石楼地面基本构造如图8.3所示。

图8.3 现浇水磨石楼地面构造

(a)现浇水磨石楼面;(b)现浇水磨石地面

2.材料质量要求

(1)所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原色水磨石面层宜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彩色水磨石应采用白色或彩色水泥。

(2)石子应采用坚硬可磨的岩石(常用白云石、大理石等),并应洁净无杂物、无风化颗粒。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一般采用6~15mm,或将大、小石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3)玻璃条采用厚3mm的普通平板玻璃裁制而成,宽10mm左右(视石子粒径而定),长度由分块尺寸决定。

(4)铜条采用2~3mm厚的铜板,宽度10mm左右(视石子粒径定),长度由分块尺寸决定。铜条需经调直才能使用。铜条下部1/3处每米钻四个2mm孔,穿铁丝备用。

(5)颜料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其掺入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12%。如采用彩色水泥,可直接与石子拌和使用。

(6)砂子采用中砂,且能通过0.63mm孔径的筛,含泥量不得大于3%。

(7)草酸,即乙二酸 [(COOH)2]。通常配成二水物相对密度1.65;无水物相对密度1.9;溶于水,有毒,对皮肤有腐蚀作用。使用前用沸水溶解成浓度为10%~25%的溶液,冷却后使用。

(8)地板蜡由固体石蜡和溶剂配制而成,按0.5kg石蜡配2.5kg煤油自行配制。

3.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找平。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面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

(2)镶嵌分格条。在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24h后,按设计要求在找平层上弹(划)线分格,分格间距以1m以内为宜。水泥浆顶部应低于条顶4~6mm,并做成45°。嵌条应平直、牢固、接头严密,并作为铺设面层的标志。分格条十字交叉接头处黏嵌水泥浆时,宜留有15~20mm的空隙,以确保铺设水泥石粒浆时使石粒分布饱满,磨光后表面美观。分格条黏嵌后,经24h即可洒水养护,一般养护3~5d。

(3)铺抹石粒浆。嵌条黏固养护后,即清除积水及浮灰,涂刷与面层颜色一致的水泥浆结合层一道。结合层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1~0.5,也可在水泥浆内掺加适量胶黏剂,随刷随铺设面层水泥石粒浆。

(4)滚压。滚压应该从横竖两个方向轮换进行,用力均匀,防止压倒或压坏分格条。待表面出浆后,再用抹子抹平。滚压过程中,如发现表面石子偏少,可在水泥浆较多处补撒石子并拍平。滚压至表面平整、泛浆且石粒均匀排列为止。

(5)水磨。水磨石开磨时间与所用水泥品质、色粉品种及气候条件有一定关系。水磨石面层开机前先进行试磨,表面石渣不松动方可开磨。具体操作步骤是边磨边洒水,确保磨盘下有水,并随时清除磨石浆。如开磨时间过晚,可在磨盘下撒少量砂子助磨。

(6)磨光。磨光是用10%的草酸溶液(加入1%~2%的氧化铝)进行涂刷,随即用240~320号油石细磨。磨至砂浆表面光滑为止,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

(7)打蜡。先在水磨石面层上薄涂一层蜡,待干后再用磨光机研磨,直到光滑洁亮为止,上蜡后铺锯末进行养护。

图8.4 陶瓷地砖楼地面的基本构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