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行为习性研究结果

人的行为习性研究结果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环境行为是通过人对环境的感觉、认知,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同时,人的环境行为也受人类自身生理或心理需要的作用。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某种惯性即人的行为习性。在柱子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人的行为习性研究结果

人的行为与客观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的环境行为是通过人对环境的感觉、认知,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同时,人的环境行为也受人类自身生理或心理需要的作用。各种作用的结果使人不断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新环境。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某种惯性即人的行为习性。

1.左转弯和左侧通行

在没有交通规则干扰的公共场所,人们常常会沿道路左侧通行,而且左转弯。这对空间的布局和流线组织具有指导意义,如商场柜台的布置形式、顾客流线的组织与引导、楼梯电梯位置的安排等。

2.抄近路

当人在有目的地移动时或清楚地知道目的地位置时,总会选择最短的路线

3.识途性

识途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当不熟悉路径时,人们总会边摸索边到达目的地,返回时则常常循来路返回。

4.依托的安全感与尽端趋向(www.xing528.com)

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如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子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图9-5)。

978-7-111-52798-5-Chapter09-6.jpg

图9-5 在火车站人们等车时所选择的位置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较少地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5.从众与趋光心理

人有“随大流”的习性,即从众心理。尤其在紧急状况时,人们往往会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同时,人们还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