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PD模式实现要素-实现可持续设计

IPD模式实现要素-实现可持续设计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IPD的内涵及其实施原则可知,IPD模式的实现主要依赖三大要素:1)所有工程项目参与方在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里协同工作、广泛交流,并注重及早合作,为实现综合项目目标而协同奋斗、共振共赢。2)以BIM技术作支撑,在IPD模式的控制下更好地完成模型设计、信息共享、强化方案、施工模拟等过程,更有效地发挥IPD的本能优势,实现精益建造。

IPD模式实现要素-实现可持续设计

从IPD的内涵及其实施原则可知,IPD模式的实现主要依赖三大要素:

1)所有工程项目参与方在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里协同工作、广泛交流,并注重及早合作,为实现综合项目目标而协同奋斗、共振共赢。

2)以BIM技术作支撑,在IPD模式的控制下更好地完成模型设计、信息共享、强化方案、施工模拟等过程,更有效地发挥IPD的本能优势,实现精益建造。

3)IPD模式下的关系型多方合同契约将项目各参与方紧密联系起来,保证了一种稳定、互信的合作关系,促使各参与方在项目进行前就保持着共同的工作期望和奋斗目标。同时,在IPD的考核、激励、补偿机制下,各参与方积极配合,协同创新、共同决策,为提高项目效益共担责任。

BIM技术源自CAD技术,且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它是一种具备三维数字可视化、开放数据标准和高效交互性等多属性的建筑信息模型,它与IPD模式的结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项目信息流的传递与共享,如图6-1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47005-2-Chapter06-1.jpg

图6-1 传统模式和BIM与IPD结合模式信息流比较

从图6-1中可以看出,在传统模式下,随着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转变以及组织关系的变化,信息流的传递和共享仅局限在各阶段内部,造成信息碎片的产生,进而导致信息的不完整、沟通的不到位和解决问题的不及时。然而,将BIM技术与IPD模式进行协同应用——利用BIM这一带有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所需数据的模型,在IPD这一通过合同关系保证项目参与方稳定的组织关系的模式下对建设项目协同管理,可以实现信息流在全生命周期的传递和共享。彻底消除由于设计缺陷导致的施工障碍,从而搭建起设计到施工的新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