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之谜:钻井平台突然倾覆原因

海洋之谜:钻井平台突然倾覆原因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上油气勘探,大约60%的工作是自升式钻井平台完成的。平台不仅事故频繁,往往还会突然倾覆。有人认为,平台突然倾覆的原因是承压层被穿透引起的。然而,当桩脚的载荷增加并超过地层承载力时,就会突然穿透承压层,致使桩脚突然大幅度下陷,引起平台突然倾斜,甚至倾覆。现有的资料表明,我国东海海底广泛分布浅层气体,应予以警惕。

海洋之谜:钻井平台突然倾覆原因

海上油气勘探,大约60%的工作是自升式钻井平台完成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座底式和桩脚式。

桩脚式钻井平台由两条或更多的桩脚支持,桩脚的总长达130~140米,桩脚面积为1000~1600米2,桩脚压力为1.6~4.3吨/米2。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这种钻井平台在海洋中作业时常会导致灾难。据报道,1955~1976年国外所损失的海洋平台中,有32%为井喷所致,28%为风暴所致,而40%归因于海底不稳定因素。损失金额达3.5亿美元。一系列惊人海难事故引起了各国石油公司的严重关切,以至规定将平台有无防止灾害的措施,作为是否批准海上钻井权的主要条件。

平台不仅事故频繁,往往还会突然倾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平台突然倾覆呢?这倒是一个不太容易解释的问题。

有人认为,平台突然倾覆的原因是承压层被穿透引起的。当平台桩脚下插到较薄的硬土层,而其下覆层为软弱层时(即所谓的鸡蛋壳地层,上硬下软),桩脚可暂时在此停留。然而,当桩脚的载荷增加并超过地层承载力时,就会突然穿透承压层,致使桩脚突然大幅度下陷,引起平台突然倾斜,甚至倾覆。1983年我国勘探2号平台在东海81.6米水深处的石门潭一井施工时,开始3条桩脚平衡插入海底,但在加压过程中,一条桩腿突然下陷到16.3米(比其他2条桩脚多下陷9米多),顷刻间平台倾斜11~12度,引起3条桩脚严重扭弯,酿成事故,影响生产,经济损失相当可观。人们认为这是海上鸡蛋壳地层引起的。但是,有的地方并没有鸡蛋壳地层,平台也会突然罹难,因此有人不同意上述见解,认为海底淘蚀才是平台事故的主要原因。当海底表层沉积为砂或粉砂时,桩脚下插一般为3~4米。这些沉积物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它可作为平台插桩的良好持力层。但是,该地层易产生海底淘蚀,使地基受到浸蚀,从而危及钻井平台的稳定性。挪威亚历山大“基兰德”钻井平台,1980年3月27日,平台3根支柱中,一根突然断裂,15分钟内平台就翻倒在海底,123人丧生,造成近海石油开发史上最惨重的灾难。有人认为,这次灾难可能是由于一条桩脚底部沉积物被底流侵蚀淘空,致使地基失去平衡而造成的。

有的学者指出,浅层沉积物中的气体,往往也会使平台突发灾难。世界近海油气钻探活动中,已有多次钻透海底浅层气体而导致平台陷没的恶性事故。现有的资料表明,我国东海海底广泛分布浅层气体,应予以警惕。(www.xing528.com)

还有这种情况,当粘土较硬,而桩脚压力较高时,桩脚下插可形成“干净”的插桩孔,随着土质崩落到桩脚上将对桩脚突然增加一个载荷,当桩脚之下存在不稳定的土质条件时,可能引起危险突发性化。

当然,拔桩也可以引起土质松动,使桩脚下陷,造成突如其来的事故。

总之,使海上钻井平台突然倾覆的因素很多,眼下,人们还很难判断究竟是哪种具体因素在某一事故中起作用,也很难预测究竟哪种因素将会在某次行动中导致事故,这是当前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一个难于对付的问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