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果德起义红色基因裂变山营

果德起义红色基因裂变山营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余明炎回到果德后,联系黄泽浓、韦兆勋、陈忠烈等骨干在感圩乡供村开会,传达西山会议精神,决定9月17日同时举行果德、四坡起义。会后余明炎加紧组织起义武装队伍,把各地的武装队伍编成3个起义大队和6个民兵大队。沿途的革命小组积极组织民兵、群众参加起义队伍。面对果德坚固的城防,陈忠烈带领第一大队多次发起进攻。9月21日,广西省保安队从南宁出发支援果德,起义队伍主动撤退。会议结合果德起义教训开展党内整风活动。

果德起义红色基因裂变山营

1946年上半年,中共果德县工作委员会以革命小组的形式,建立群众基层组织以发动群众,支援革命战争。1947年冬,马头乡革命小组成立,组长由李芳蕊担任,巴营村也成立了革命小组,由马头乡革命小组管辖。革命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民兵武装、负责通信交通、筹集粮食、了解敌情等。革命小组在组织武装及筹粮支持游击队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为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战略,中共香港分局提出了“放手小搞,准备大搞”的方针,要求左右江地区党组织迅速组织武装起义,建立游击根据地。1947年8月,中共右江地委在万冈(今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桂西人民解放军司令部,领导人为覃桂荣、区镇、余明炎、黄耿、赵世同。大家讨论决定让覃桂荣、区镇、黄耿负责组织万冈起义,余明炎负责组织果德起义。

余明炎回到果德后,联系黄泽浓、韦兆勋、陈忠烈等骨干在感圩乡供村开会,传达西山会议精神,决定9月17日同时举行果德、四坡起义。会后余明炎加紧组织起义武装队伍,把各地的武装队伍编成3个起义大队和6个民兵大队。各大队编制如下:“主力大队有165人枪,大队长黄泽浓,指导员韦兆勋,副指导员谭德育;第一大队410人枪,大队长陈忠烈,副大队长潘国旺;第二大队180人枪,大队长李芳蕊。新圩民兵大队230人枪,大队长陆利民;德旺民兵大队400人枪,大队长黄荣泽,副大队长张明高;仰良民兵大队200人枪,大队长黄天福;太平民兵大队400人枪,大队长陆华迈;袍烈民兵大队300人枪,大队长黄景团,副大队长陆克德;坡塘民兵大队400人枪,大队长李铁根。”[13]9月11日,余明炎在三层岗那荣屯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由余明炎、陆明才、姚冕光、黄青、黄泽浓、韦兆勋、洪田等组成的起义领导机构,由余明炎任总指挥,黄青任前线军事指挥。会上制定了“兵分两路,包围县城,解放农村”的作战方案。会议决定由余明炎、陆明才、黄青、潘国旺、陈忠烈、李芳蕊率领第一、第二大队围攻县城,由韦兆勋、黄泽浓、谭德育率主力大队及新圩、德旺民兵,负责解放农村的任务。

9月17日,陈忠烈带领第一大队按照原定计划向县城进发。在出发之前,陈忠烈在一个岩洞里召开誓师大会,决心同敌人决一死战。沿途的革命小组积极组织民兵、群众参加起义队伍。第一大队在前往县城的路上遭遇大雨,道路泥泞,队伍行进缓慢,到9月18日才打响攻城的战斗。面对果德坚固的城防,陈忠烈带领第一大队多次发起进攻。城中守敌凭借工事负隅顽抗,战斗十分激烈。激战了两天,起义部队未能破城。9月21日,广西省保安队从南宁出发支援果德,起义队伍主动撤退。撤退后,陈忠烈带领的第一大队大部分人员各自回家,等待时机。(www.xing528.com)

为总结果德起义的经验教训,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1948年4月,中共右江地委书记区镇在三层岗布琴屯主持召开果德、那马等县党组织及游击队负责人会议,陈忠烈参加会议。会议首先总结果德起义的经验教训,认为果德起义“一是培养了干部,锻炼了队伍,给革命人民极大的鼓舞;二是检阅了队伍,发动了群众”[14],但也有很多不足,主要是“犯了盲目大搞、轻敌速胜的错误[15]。会议结合果德起义教训开展党内整风活动。会议决定坚决执行“放手小搞”的方针,确定今后的革命斗争任务,决定组织精干力量,广泛深入村屯扩大游击区。会议决定把中共果德县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果德县特支,陆明才兼任书记(1948年7月以后韦兆勋接任书记),陈忠烈任特支委员。

果德起义后,各地游击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48年4月,中共果德县特支派支委陈忠烈、党员黄天平到右江南岸开辟玻琍、乐尧游击区。玻琍、乐尧与山营村隔右江相望,来往一般靠摆渡。陈忠烈、黄天平小时候经常跟随父母到河对岸的玻琍村附近的都督庙祈福,熟悉这一带的风土人情。他们深入发动群众,先后组建了布思、乐尧、玻琍、同谢、那茂等5个民兵中队,1948年10月组建了中共江南支部,1949年8月组建了中共果化支部,开辟了果德县在右江南岸的游击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