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电工必读手持电动工具及使用

现场电工必读手持电动工具及使用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指电钻、冲击钻、电锤、射钉枪及手持式电锯、电刨、切割机、砂轮等。

现场电工必读手持电动工具及使用

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指电钻冲击钻电锤、射钉枪及手持式电锯、电刨、切割机、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安全应符合GB 3883.1—2014《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的规定。

施工工地常用手持电动工具按其绝缘和防触电性能可以分为三大类:

Ⅰ类工具指工具的防触电保护依靠其基本绝缘,使用时必须加上一个保护接零或接地措施作为漏电防护,使得外露可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会变成带电体。通常为全金属外壳,一般场合不推荐使用。

Ⅱ类工具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括附加的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外壳上有“回”形标志,如图8-52所示,是一般场合常用电动工具。Ⅱ类工具根据外壳材料分为绝缘外壳和金属外壳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的。Ⅰ、Ⅱ类工具额定电压通常为交流220V或380V。

Ⅲ类工具的防触电保护依靠安全低电压供电,如36V、24V、12V、6V等。由于供电的是36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即使漏电,工具中也不会产生高于安全电压的电压,也就不会造成安全事故。这类工具的外壳为全塑料的。Ⅱ、Ⅲ类工具能够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电气安全,不必接零或接地。

978-7-111-55065-5-Chapter08-73.jpg

图8-52 Ⅱ类电动工具上的“回”形标记

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的安全技术要点如下:

1.对使用场所的要求

1)在一般场所,空气湿度小于75%时可以选用Ⅰ类或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但是其保护要附加两点要求:其一是金属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其二是漏电保护应符合潮湿场所对漏电保护的要求。如果使用Ⅰ类工具,电源线必须是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并且不得有接头,其中黄/绿双色线只能用作接零或接地保护线。使用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操作。

2)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严禁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使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其金属外壳可与PE线相连接,并设漏电保护,以强化安全保护。

3)在狭窄且导电良好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作业时,必须选用由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2.对开关箱和控制箱设置的要求(www.xing528.com)

除一般场所外,在潮湿场所、金属构架上及狭窄场所使用Ⅱ类、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其开关箱和控制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之外,并有专人监护。

3.负荷线选择要求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且不得有接头。

4.检查要求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必须完好无损,插头和电源插座在结构上必须一致,这样才能够避免将导电插头和保护插头混用了,并且使用前必须做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只有当绝缘合格、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各类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其绝缘电阻应为:Ⅰ类工具≥2MΩ,Ⅱ类工具≥7MΩ,Ⅲ类工具≥1MΩ。

5.自我保护要求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6.意外情况处理要求

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过程中如果外壳出现高温、电缆破皮以及掉落水中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再行处理,严禁用手捞取带电的掉落水中的电动工具。

7.维护检修制度

电动工具应由专人保管,每日检查。并且应该设立专职人员定期维修制度。定期维护、检修每季度至少一次,雷雨季节前及时检查。检查试验项目包括外壳、手柄、接地、插头、电源线、机械防护和保护装置、转动部分和绝缘电阻。维修时,内部绝缘材料不得任意调换、漏装。绝缘部分修理后应进行绝缘耐压试验,不达标的必须报废处理。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