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识读与排水系统附属构筑物布置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识读与排水系统附属构筑物布置要求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检查井井底应设导流槽,槽顶可与管顶相平。对于纪念性建筑、高级民用建筑,检查井应尽量避免布置在主入口处。直线管段上检查井最大间距见表8-1。塑料排水管与检查井宜采用柔性接口,也可采用承插管件连接。生活管道上下游跌水水头大于0.5m、合流管道上下游跌水水头不小于1.0m时应设置跌水井。跌水井内不得接入支管。如果跌水水头总高度更大时,则采用多个跌水井分级跌水。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识读与排水系统附属构筑物布置要求

1.检查井

检查井和跌水井宜采用砖砌井筒、铸铁井盖及井座。检查井一般设在小区排水管与室内排出管连接处,管道交汇、转弯、跌水、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检查井井底应设导流槽,槽顶可与管顶相平。当检查井的位置不在道路上时,井盖可高出所在处的地面。对于纪念性建筑、高级民用建筑,检查井应尽量避免布置在主入口处。直线管段上检查井最大间距见表8-1。

8-1 直线管段上检查井最大间距

978-7-111-43132-9-Chapter08-18.jpg

检查井的内径尺寸和构造要求应根据管径、埋深、地面荷载、便于养护检修并结合当地的实际经验确定。对于管道的埋深,生活污水排水检查井工作室高度可从导流槽算起,合流管道由管底算起,一般为1.80m。

检查井井深为盖板顶面到井底的深度,方边检查井的内径指内边长。当井深不大于1.0m时,可采用井的直径不小于600mm的检查井,井深大于1.0m时井的直径不宜小于700mm。

检查井底导流槽转弯时,其中心线的转弯半径按转角大小和管径确定,但不小于最大管的管径。

塑料排水管与检查井宜采用柔性接口,也可采用承插管件连接。当检查井用砖砌或混凝土直接浇筑时可采用中介层做法,即在塑料管道与检查井相接部位,预先用与管材相同的塑料黏接剂和粗砂做成中介层,用沥青水泥砂浆砌入检查井的井壁内。(www.xing528.com)

生活管道上下游跌水水头大于0.5m、合流管道上下游跌水水头不小于1.0m时应设置跌水井。跌水井内不得接入支管。管道转弯处不得设置跌水井。跌水井的形式一般为竖管、矩形竖槽、阶梯式。

进水管管径不超过DN200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0m;管径为DN250~DN400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4.0m;管径超过DN400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及跌水方式按水力计算确定。如果跌水水头总高度更大时,则采用多个跌水井分级跌水。

2.雨水口

雨水口的布置、形式、数量应根据地形、建筑和道路的布置、雨水口布置位置、雨水流量、雨水口的泄流能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在道路交汇处、建筑物单元出入口处附近、建筑物水落管附近、建筑物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处宜布置雨水口。

雨水口沿道路布置时,其间距为20~40m,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每根连接管最多连接2个雨水口。

平箅雨水口的箅口宜低于道路路面30~40mm,低于土地面50~60mm。

雨水口的深度不宜大于1m,泥沙量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有灾害影响地区的雨水口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