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人工下管与机械下管

园林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人工下管与机械下管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 下管用大绳截面直径 实践技能知识点机械下管一般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或轮式起重机,如图3-5所示。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移动,因此土方开挖最好单侧堆土,另一侧作为机械下管的工作面。图3-7 三台吊车组合下管法采用组合下管法时,应考虑采取防止由于起吊重量大及下管时管道受力不均匀引起接口裂缝的措施。槽下施工人员必须远离下管处,以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园林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人工下管与机械下管

施工必备知识点

下管应以施工方便、操作安全为原则,可根据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管道质量、管道长短、施工条件、沟槽深浅等因素,合理确定下管的方法。

1.立管溜管法

立管溜管法是利用大绳及绳钩由管内钩住管端,人拉紧大绳的一端,管子立向顺槽边溜下的下管方法,如图3-1所示。直径为150~200mm的混凝土管可用绳钩住管端直径顺槽边吊下;直径为400~600mm的混凝土管及钢筋混凝土管,可用绳钩住管端,沿靠于槽帮的杉木溜下。为保护管子不受磕碰,应在杉木底部垫麻袋、草袋、砂土等。

2.贯绳法

贯绳法适用于管径300mm以下的混凝土管、缸瓦管。用一端带钩的绳子钩住管端,绳子另一端由人工徐徐放松,直至将管道放入槽底。

3.压绳下管法

压绳下管法是最常用的人工下管方法,适用于管径为400~800mm的中小型管道,此法较为灵活且经济实用。

978-7-111-45652-0-Chapter03-1.jpg

图3-1 立管溜管法

1—草袋 2—杉木 3—大绳 4—绳钩 5—管道

下管时,在沟槽旁打入两根撬棍,分别套住一根下管大绳,绳子一端用脚踩牢,用手拉住绳子大的另一端,听从一人号令,徐徐放松绳子,直至将管道放至沟槽底部。当管道自重过大,一根撬棍的摩擦阻力不能克服管道自重时,两边可各多打入一根撬棍,以增加摩擦阻力,如图3-2所示。

4.竖管压绳下管法

当管径较大,如使用管径大于9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等时,可采用竖管压绳下管法,如图3-3所示。

978-7-111-45652-0-Chapter03-2.jpg

图3-2 压绳下管法

1—大绳 2—撬棍

978-7-111-45652-0-Chapter03-3.jpg

图3-3 竖管压绳下管法

1—大绳 2—管道

竖管压绳下管法是事先在距沟槽边一定距离处直立埋下半截(深度不小于1.0m)混凝土管作为管柱,管中用土填实,管柱外周认真填土夯实,管柱一般选用所要安装的钢筋混凝土管即可。将大缉一端固定拴在管柱上,另一端绕过管道也拴在管柱上,利用大绳间的摩擦力控制下管速度,同时可在下管处槽帮开挖一下管马道,其坡度不应陡于1∶1,宽度一般为管长加50mm。管道沿马道慢慢下入沟槽内。下管时,管前、两侧及槽下均不得有人,槽底及马道处应垫草袋,以减少冲撞,保证操作安全。当管径较大时,也可设置两根混凝土管做管信,使操作更安全、稳妥。

5.吊链下管法

吊链下管法如图3-4所示。采用此法时,先在沟槽下管位置搭设吊链架或干管架,通过架设的滑轮吊链下管。用型钢、方木或圆木横跨沟槽上搭设平台,平台必须具有承受管重及下管工作要求的承载能力。下管时,先将管道摊至平台上,用木楔将管道楔紧,严防管道移动,平台下严禁站人。用吊链将管道吊起,随后撤出平台,管道即可徐徐下到槽底。此法也可用长串下管法,其优点是省力、容易操作,但工作效率低,多用于放置较大的闸门及三通等管件。

6.搭架下管法

采用搭架下管法时,先铺设横跨沟槽的方木,然后将管节滚至方木上,利用搭架上的吊链将管节吊起,再撤去架设的方木,操作葫芦卷扬机使管节徐徐下至沟槽底。为防止下管过猛,撞坏管节或平基,可在平基上先铺一层草垫,再顺铺两块撑板。该方法适用于较大管径的集中下管。

使用该方法下管时,搭架各承脚应用木板支设牢固、平稳,较高的搭架应配备晃绳。搭架张开角度较大时,搭架底脚应有绊绳。

978-7-111-45652-0-Chapter03-4.jpg

图3-4 吊链下管法

下管用的大绳应质地坚固、不断股、不糟朽、无夹心,其直径选择可参照表3-1。

表3-1 下管用大绳截面直径 (单位:mm)

978-7-111-45652-0-Chapter03-5.jpg(www.xing528.com)

实践技能知识点

机械下管一般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或轮式起重机,如图3-5所示。

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移动,因此土方开挖最好单侧堆土,另一侧作为机械下管的工作面。若必须双侧堆土时,其一侧的土方与沟槽之间应有足够的机械行走和保证沟槽不致坍塌的距离。若采用集中下管,也可以在堆土时每隔一定距离留设豁口,起重机在堆土豁口处进行下管操作。

1.单节下管法

机械下管一般使用轮式或履带式起重机械进行下管。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开行。如图3-6所示,当沟槽两侧堆土时,其中一侧堆土与槽边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便起重机通行。起重机距边沟至少1.0m,保证槽壁不致坍塌。

978-7-111-45652-0-Chapter03-6.jpg

图3-5 下管用起重机

a)履带式起重机 b)轮式起重机

978-7-111-45652-0-Chapter03-7.jpg

图3-6 单节下管法

起吊或搬运管材、配件时,对于法兰盘面、非金属管材承插口工作面、金属管防腐层等,均应采取保护措施。应找好重心,采用两腿吊,吊绳与管道的夹角不宜小于45°。起吊过程中应平吊平放,勿使管道倾斜,以免发生危险。如使用轮式起重机,作业前应将支腿撑好,支腿距槽边要有1m以上的距离,必要时应在支腿下垫木板。

根据管重和沟槽断面尺寸选择下管所用的起重量和起重杆长度。起重杆外伸长度应能把管道送到沟槽中央,管道在地面的堆放地点最好也在起重机的工作半径范围内。为保证安全,下管前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检查起重索和夹具

2.组合下管法

采用机械下管时,一般情况下是单节下管,在管材和接口具有足够强度的条件下,也可以采用组合下管法(即长串下管法),如图3-7所示。

978-7-111-45652-0-Chapter03-8.jpg

图3-7 三台吊车组合下管法

采用组合下管法时,应考虑采取防止由于起吊重量大及下管时管道受力不均匀引起接口裂缝的措施。

组合下管法一般用于下长段钢管,每段管长数十米以上。一个管段吊装所用的起重机不要多于三台,太多不易协作。当吊装铸铁管或钢筋混凝土管时,如为刚性接口则不宜采用组合下管法,因其极易影响接口的水密封性,一般只能采用单节下管法。吊绳接管位置应在管身中间正负力矩相等处。钢管节一般焊接连接成长串管端,用2~3台起重机组合下管。

实践技能知识点

机械下管注意事项

1.轮式起重机作业前应将支腿撑好,轮胎不应承担起吊重量。起重机支腿或履带距槽边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m,必要时承垫方木。

2.严禁起重机吊着管道在斜坡地来回转动。

3.吊装下管时不应采用一点起吊,应找好重心,两点起吊,平吊放轻。

4.各点绳索规格应根据被吊管节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绳索的受力大小不仅与管节的重量有关,而且与绳索与管节的夹角α有关,α越小,绳索受力越大,因此α宜大于45°,如图3-8所示。

5.起吊时速度应均匀,回转应平稳,下落时低速轻放,不得忽快忽慢或突然制动。

6.被吊管节上严禁站人。槽下施工人员必须远离下管处,以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7.起重臂回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和车辆通行,起重臂、绳索、吊钩以及被吊管节必须与架空线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978-7-111-45652-0-Chapter03-9.jpg

图3-8 吊钩受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