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气云图:辐辏状云(RAD)

天气云图:辐辏状云(RAD)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示性云图35:这是较典型的辐辏状云体。辐辏点偏南向北辐辏,预示不久气温上升或晴热天气来临。指示性云图38:冷空气过境时出现的辐辏状云,辐辏点位于东北的辐辏状Ac,云条呈NE-SW排列。

天气云图:辐辏状云(RAD)

云体描述:辐辏状云是指云条由某一点外射,犹如扇形分布的一种云体(指示性云图35~37)。三类云簇均有辐辏状云,高云簇中Ci、Cs和Cc常见辐辏分布;中云簇中Ac和As常见辐辏分布;低云簇中Sc常见辐辏分布。

预示天气:它对未来天气的指示作用要看具体的辐射点和射向、辐辏点的移动及伴有的云体特征等。

指示性云图35:这是较典型的辐辏状云体。辐辏点接近地面,呈扇形展开。

指示性云图36:较典型的辐辏状Ac op。

指示性云图37:较典型的辐辏状Ci fil。

辐辏点与射向:辐辏点偏东,向西辐辏(常为Ac、Sc和Fn),往往预示天气暂时转好,然而不久又将转阴雨天气(指示性云图38~41)。农谚曰:“云条射西,披蓑衣。”辐辏点偏南向北辐辏(常是Cs、Ac),预示不久气温上升或晴热天气来临。农谚曰:“云条射北,落的(晒的)鬼哭。”辐辏点偏西向东辐射(常是Ac),预示未来天气转坏(指示性云图42)。农谚曰:“云条射东雨势凶。”辐辏点偏北向南辐辏(常是Ac、Cc),预示未来有连晴天气(指示性云图43、44)。农谚曰:“云射南,有雨晴不难。”

辐辏点的移动:辐辏点常是低气压区域位置,如辐辏点顺次由W→SW→S方向转换,说明地面低压中心或雨区的位置在观测点的W→SW→S方向移动。这预示着本地未来受南部雨区影响,这类辐辏维持的时间越长,辐辏云条越多(>5条),辐辏的视角越大(>90°),则后期阴雨时间越长。这与高空700 hPa高度暖式切变较强的偏南气流有关,地面在长江以南常有静止锋存在或即将形成。一般在24~36小时本地将转连续阴雨天气。

伴有的云特征:当辐辏云条中伴有cast、und和flo云体形成,则后期将有中到大雨出现。

成因分析:辐辏状云的形成机制还有待探索。不过,我们了解到云体的辐辏方向和热成风的风向基本是一致的,辐辏状云条的分布反映了高空气流的流场特征,它是副高边缘或南支气流云系。因此,常被用于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测,观测事实也证明其往往与大型天气过程关系密切。更多的辐辏状云对天气的指示见本书第四章“云体辐辏的方向”。

指示性云图38:冷空气过境时出现的辐辏状云,辐辏点位于东北的辐辏状Ac,云条呈NE-SW排列。这种云出现,预示未来24小时内转连阴雨天气。

指示性云图39:在Ac op的下方,辐辏点位于东南,天空较为阴暗的Sc云条,云条向天顶方向射出,云向偏东。这种云出现,预示未来继续是连阴雨天气。

指示性云图40:在As的下方有辐辏点位于东南的辐辏状Ac云,云条与西北天空连接。这种云出现,预示未来6~12小时转阴雨天气,雨日2~3天。

指示性云图41:双层的Ac,下方一层Ac是辐辏点位于东南的辐辏状云,云体在加厚。这种云出现,预示48小时左右转连阴雨天气,雨日4天或更长。

指示性云图42:在Ac下方,偏北天空出现长波状的Sc rad云条,辐辏点偏西,向偏东辐辏,云体在不断加厚。这种云出现,预示未来24小时内转连阴雨天气。(www.xing528.com)

指示性云图43:辐辏点位于西北,向南辐辏的Ci fil和Ci dens伴Cc,后云体上抬分成两段,下方有Ac lent,云向偏北。这种云出现,预示未来有10~15天的晴好天气。

指示性云图44:云条清晰的Ac rad,辐辏点偏北,向南辐辏,并逐渐向Ci dens过渡,云向偏北。这种云出现,预示未来有连续10~15天的晴好天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