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性面对倾覆力矩中心和倾覆力矩臂的影响

中性面对倾覆力矩中心和倾覆力矩臂的影响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汽车来说,中性面也就是倾覆力矩中心所在的平面。因此,只有知道了中性面的位置,才能确定倾覆力矩中心的位置以及倾覆力矩臂的大小。设中性面在k和k+1个弹簧之间,k为1至(n-1)中的任意整数。假设在中性面处作用一垂直载荷P时,各簧的变形力为Pi。再确定任一簧至中性面的距离ax。由图3-2的几何关系可知:ax=a1-lx 将式代入式可解得式中 ax——任一弹簧至中性面的距离;lx——任一弹簧至第一簧的距离。

中性面对倾覆力矩中心和倾覆力矩臂的影响

何为中性面呢?可利用图3-2来说明这个问题:若在图的左上端施加一个垂直于地面的载荷,右端必然翘起来,反之若载荷施加于右上端,左端又必然翘起来。若载荷沿着簧载质体平移,当质体只作平上平下运动之处,便是所求之中性面,因此,多簧质量系统的中性面,就是这样一个面,若沿此面作用一个垂直负荷时,系统各簧的变形相等。对于汽车来说,中性面也就是倾覆力矩中心所在的平面。因此,只有知道了中性面的位置,才能确定倾覆力矩中心的位置以及倾覆力矩臂的大小。这对于研究车身稳定性和平顺性等均是十分重要的。

978-7-111-45672-8-Chapter03-12.jpg

图3-2 中性面的位置

首先确定第一簧至中性面的距离a1

设中性面在kk+1个弹簧之间,k为1至(n-1)中的任意整数。假设在中性面处作用一垂直载荷P时,各簧的变形力为Pi。由于系统在中性面处的组合线刚度C0等于各簧线刚度Ci之和,即

978-7-111-45672-8-Chapter03-13.jpg

再根据此时各簧变形相等的特点,便有

978-7-111-45672-8-Chapter03-14.jpg

于是各簧变形力为

978-7-111-45672-8-Chapter03-15.jpg

现假设各簧至中性面的距离为ai,根据各簧对中性面所取力矩之和为零的关系可得

978-7-111-45672-8-Chapter03-16.jpg

将式(3-11)代入式(3-12)后便有

978-7-111-45672-8-Chapter03-17.jpg

在图3-2中,假设各簧至第一簧的距离为li,按其几何关系有

ai=a-li(3-14)(www.xing528.com)

把式(3-14)代入式(3-13)后可解得第一簧至中性面的距离:

978-7-111-45672-8-Chapter03-18.jpg

式中 a1——第一簧至中性面的距离(mm);

Ci——各簧线刚度(N/mm);

li——各簧至第一簧的距离(mm)。

再确定任一簧至中性面的距离ax

式(3-15)虽已完全确定了中性面的位置,然而,这并非一般表达式,在一定的情况下,尚需知道各簧至中性面的距离。由图3-2的几何关系可知:

ax=a1-lx (3-16)

将式(3-15)代入式(3-16)可解得

978-7-111-45672-8-Chapter03-19.jpg

式中 ax——任一弹簧至中性面的距离(mm);

lx——任一弹簧至第一簧的距离(mm)。

式(3-15)和式(3-17)的物理概念是鲜明的。若将它们的分子、分母同乘以各簧的变形fi,均可转化为一个力矩平衡式。

式(3-17)的值可正可负,是对中性面位置的方位描述:当计算数值为正时,说明中性面在该(x)簧右侧;计算数值为负时,说明中性面在该(x)簧左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