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新中国大厦:高楼钢结构体系与工程实例

广州新中国大厦:高楼钢结构体系与工程实例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厦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属Ⅱ类。图5-164 广州新中国大厦芯筒-框架体系a)典型层结构平面 b)结构剖面3.钢管混凝土柱大厦24层以下的框架柱,全部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柱,单柱最大竖向荷载为9×104kN,柱最大直径为1400mm,管内灌注C80级高性能、高强混凝土。

广州新中国大厦:高楼钢结构体系与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

广州市于1999年建成的新中国大厦,地下5层,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17.65m;地面以上51层,高201.8m。大厦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属Ⅱ类。

大厦地下一、二层为商场,地下三层为设备用房及车库,地下四层为车库,地下五层为人防及车库。地上第1~12层为商场和餐厅,第13层为设备层,第14~51层为酒店客房和公寓,其中第24层为避难层。

2.结构体系

(1)塔楼主体结构采用由钢筋混凝土芯筒-钢管混凝土框架体系。钢筋混凝土芯筒大体上位于楼面的中心部位,芯筒分左、中、右三部分。芯筒外圈框架,采用由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宽扁梁”组成的框架,柱网基本尺寸为8m×10m和8m×12m。大厦的典型层结构平面和剖面见图5-164。

(2)芯筒平面的宽度为12m,其高宽比值达到16,抗推刚度偏小。为使外圈框架柱与芯筒形成一个侧向整体抗弯构件,共同抵抗大楼水平荷载引起的倾覆力矩,分别将第13层(设备层)、第24层(避难层)和第42层定为竖向加劲层。每个加劲层内,沿房屋横向设置8棍伸臂桁架,将外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与钢筋混凝土芯筒相连接,形成横向刚臂。外框架柱还利用宽扁梁进行纵、横向闭合拉结。

(3)伸臂桁架的上、下水平弦杆,分别利用上、下层楼盖的型钢混凝土梁及其钢骨;桁架的斜腹杆,则采用带约束拉杆的方钢管混凝土杆件。

978-7-111-46739-7-Chapter05-288.jpg

图5-164 广州新中国大厦芯筒-框架体系

a)典型层结构平面 b)结构剖面

3.钢管混凝土柱

(1)大厦24层以下的框架柱,全部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柱,单柱最大竖向荷载为9×104kN,柱最大直径为1400mm,管内灌注C80级高性能、高强混凝土。由底层向上,逐渐减小直径和降低混凝土等级。

978-7-111-46739-7-Chapter05-289.jpg

图5-165 带约束拉杆的方钢管混凝土柱

(2)塔楼24层以上的酒店客房,按照建筑使用要求,改用方钢管混凝土柱。为了确保方钢管对管内混凝土具有足够的约束作用,在钢管内增设井字形拉杆(图5-165)。又为了节省钢管防火涂料,采用在钢管外侧浇筑1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防火保护层,并考虑它参与承压。

(3)为了配合地下室5层结构的逆作业法施工,在钢筋混凝土芯筒的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设置“带约束拉杆”的异形(矩形、L形、T形)钢管混凝土柱(图5-166),内灌C70级高强混凝土,作为地下室逆作业法施工时的竖向支承构件,阶段性支承塔楼第18层以下核心筒剪力墙所承担的荷载,以及安装在芯筒内的250t·m大型自爬式塔吊的负荷。待芯筒随地下室结构逐层施工完成后,各个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则作为芯筒的永久性暗柱。

(4)圆钢管混凝土,选用Q345、厚20~25mm的自动连续螺旋卷板焊接生产的圆钢管,一般以两层楼高为一段。为了配合地下结构的逆作业法施工,底层第一段钢管穿越5层地下室,嵌入中风化基岩内的大直径“短墩”内,总长约21m。

978-7-111-46739-7-Chapter05-290.jpg

图5-166 带约束拉杆的异形钢管混凝土柱

a)地下室芯筒平面 b)异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拉杆

4.钢管混凝土柱变截面接头(www.xing528.com)

(1)不同直径钢管混凝土柱的现场对接接头,采用插入式接头(图5-167)。在下段钢管的顶段,于钢管内壁,等间距地焊接8块竖向连接板,并于管顶,在竖板之间采用八块弧形钢板与竖板和钢管焊接,竖板高出下段管顶200mm。各竖板内侧所形成的插口“内直径”,要比上段钢管外直径大6mm。

(2)安装时,把上段钢管顺插口插入下段钢管内,再与8块竖板焊接。

(3)为了使上、下钢管接头处的管内混凝土浇灌密实,在上段钢管的底部,在节点竖板之间开设8个长圆孔。

(4)此种对接接头的缺点是:①上、下段钢管端部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②所费钢材较多。

978-7-111-46739-7-Chapter05-291.jpg

图5-167 不同直径钢管的现场对接接头

5.梁-柱节点

(1)大厦的圆钢管混凝土柱框架采用单梁节点(图5-168a)。底层以下,为了配合逆作业法施工,减小梁高,则采用双梁节点(图5-168b)和单、双梁混合节点(图5-168c)。

978-7-111-46739-7-Chapter05-292.jpg

图5-168 圆钢管混凝土柱的梁-柱节点

a)单梁节点 b)双梁节点 c)单、双梁混合节点

(2)单梁节点,采用半穿心钢牛腿,并适当加大管外牛腿长度,以便与钢筋混凝土梁实现搭接,形成一个刚性过渡区,把梁端弯矩和剪力逐步过渡到全部由钢牛腿来承担,以取代“由梁纵筋从钢管两侧绕过”传递弯矩的做法。节点区内的梁的全部纵筋和箍筋,则要求作妥善弯锚处理。

(3)对于双梁节点和单、双梁混合节点,除4个以90°分角的不穿心钢牛腿外,还按45°分角增设4个半穿心钢牛腿,共同承担梁端剪力。梁端弯矩则主要靠通过节点的梁互相平衡。

(4)半穿心和不穿心钢牛腿,仅在管壁外侧与钢管焊接。对于不穿心钢牛腿,则在焊缝和管壁上、下加强环及管外钢筋混凝土环梁配筋等方面作适当强化处理,以增强外环混凝土对钢管的紧箍作用,提高钢管壁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摩擦力,将梁端剪力更多地传递至钢管内部混凝土。

(5)塔楼24层以上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均采用单梁节点,并采用半穿心式钢牛腿,其节点构造见图5-169。钢管外环的节点区混凝土,配置多道环形和方形水平封闭加强钢筋和箍筋,以提高管外钢筋混凝土对钢管的紧箍力,使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牛腿、钢筋混凝土环箍共同组成一个既抗剪又抗弯的刚性节点。

(6)图5-170为钢管混凝土柱的吊装就位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在各层楼盖标高处,钢管上带有4个双片钢牛腿。

978-7-111-46739-7-Chapter05-293.jpg

图5-169 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梁-柱节点

978-7-111-46739-7-Chapter05-294.jpg

图5-170 钢管混凝土柱的吊装就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