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程序:实证研究工具发展与评价

研究程序:实证研究工具发展与评价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实证研究程序图可知,研究工具的发展是整个研究的关键环节。其次,研究工具是反映调查对象意愿的媒介。调查对象只有通过调查工具才能将个人信息有效反馈给研究者。评价项目应该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各要素的有效测量。图3.1.1实证研究程序图二是可测性。客观地讲,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测评项目应针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测评项目应确保对所有参与调查对象的公平性。

研究程序:实证研究工具发展与评价

实证研究是个体创新能力评价中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但采用大规模问卷调查了解在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并综合考察外部环境和个体动机等影响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从数据来源上看,国内外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多数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因此,本研究也参照前期学者的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步骤如图3.1.1所示。

从实证研究程序图可知,研究工具的发展是整个研究的关键环节。首先,研究工具的设计是研究者意图的具体化。研究者需要将自身对问题的思考,建立研究假设并转化为可供观测的研究项目,通过调查对象在研究项目中的反映实现研究目的。其次,研究工具是反映调查对象意愿的媒介。调查对象只有通过调查工具才能将个人信息有效反馈给研究者。因此,调查项目既是研究者实现对所研究问题细化分析的途径,也是调查对象呈现个人信息、表达个人意愿的主要依据,是研究者与调查对象实现信息交换的中介,其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所建构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开展,在研究项目的设计上需遵循以下标准:

一是有效性。评价项目应该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各要素的有效测量。评价项目的有效性包括目标一致性和代表性两个主要标准。在具体设计中,首先需保证每一个项目与它测评的要素具有很好的目标一致性。同时,还应确保选定的测评项目能涵盖所测要素的所有方面或主要方面,不能有遗漏或缺项。在有多个项目的情况下,应确保项目的整体结构能有效反映测评因素。

图3.1.1 实证研究程序图

二是可测性。测评项目应实现对测评要素的可操作化,具有可观测性。如果一个测评项目不能被观测,不能被量化评价,就不能称其为测评项目。这就需要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任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实现测评项目的可操作化。本研究中涉及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测评,通过参考相关问卷和专家访谈,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的各维度转化为可供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表现,并实现项目测评指标的数量化。(www.xing528.com)

三是针对性。客观地讲,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测评项目应针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同于科学家的创新能力,也不同于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其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典型特征和表现形式。同时,在研究生群体内部而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维度设计和项目设计应既能有效区分研究生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研究生群体的共性特征。

四是精炼性。测评项目应是所测要素的精炼测量。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是一个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为了保证测评项目对所测素质的全面反映,而将许多与测评要素无关或关系较弱的项目加入测评体系,使项目的设计陷入项目“越多越全面、越全面越完善”的误区。在项目设计中要用最精炼的项目实现对能力素质的准确测量。同时测量项目的精炼性,也是减少测评误差、降低测评成本的技术保证。本研究中,通过项目目标一致性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无相关或弱相关的测评项目。

五是公平性。测评项目应确保对所有参与调查对象的公平性。严格地说,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将测评项目施测于不同的研究生群体时,需要考虑测评项目对不同研究生群体的适应性,确保测评项目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类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等的研究生群体间不存在有利于或不利于某一特定群体的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