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研究及实践成果

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研究及实践成果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颗粒组成是决定堆积体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以颗粒大小及粒组含量为分类依据,一般仍然沿用土的分类。表2.3粒组划分与名称表2.4巨粒类土的分类和定名对表2.3,试样中巨粒组含量小于或等于15%时,可剔除巨粒组后,按粗粒类土或细粒类土的规定进行分类和定名;当细粒土含量对巨粒类土的性质产生影响时,巨粒类土应做进一步细分。

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研究及实践成果

颗粒组成是决定堆积体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堆积体的共性。堆积体为土石混合体,是第四纪以来形成的,由具有一定工程尺度、强度较高的块石、细粒土体及孔隙构成且具有一定含石量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中可视粒径、土/石阈值、“土”与“石”的强度特征及含石量4个参数是土石混合体概念中的关键问题。堆积体(或土石混合体)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由于颗粒组成是决定堆积体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以颗粒大小及粒组含量为分类依据,一般仍然沿用土的分类。根据《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 5355—2006),粒组划分与名称见表2.3。巨粒类土的分类和定名见表2.4。

表2.3 粒组划分与名称

表2.4 巨粒类土的分类和定名

(www.xing528.com)

对表2.3,试样中巨粒组含量小于或等于15%时,可剔除巨粒组后,按粗粒类土或细粒类土的规定进行分类和定名;当细粒土含量对巨粒类土的性质产生影响时,巨粒类土应做进一步细分。细粒组含量等于或大于5%、小于15%时称为含细粒巨粒类土,在其代号后加F;细粒组含量等于或大于15%、小于50%时称为细粒质巨粒类土,在其代号后加细粒组的基本代号C或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粒径d>2mm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碎石土,根据粒径的大小和形状可细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6种;由细粒土和粗粒土混杂且缺乏中间颗粒的土为混合土,当碎石土中粒径小于0.075mm细粒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时,定名为粗粒混合土;当粉土或黏土中粒径大于2mm的粗粒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时,定名为细粒混合土。

堆积体多为土石混合体,除坡残积颗粒教较细,为细粒土外,一般多属粗粒类土、巨粒类土、碎石土或混合土。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堆积物特征细化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