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现代建筑:传统与现代的转型

印度现代建筑:传统与现代的转型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柯里亚的建筑语汇不仅是现代的,而且源自印度社会中很多传统价值,所以也是本土的。他将现代和传统两种近似对立的性质平行处理,基于传统的形式发展出现代化的景象,使现代建筑以一种符合印度国情、适合热带国家的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全新形象出现。柯里亚把最基本的对空空间提升到建筑理论的高度,Open to the Sky表达了一种建筑对天空开放,吸纳阳光、空气和微风的含义,暗示建筑空间不封闭。

印度现代建筑:传统与现代的转型

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以印度的文化、历史、气候环境等因素为语汇基础,他提倡使用当地建筑材料石材、砖,通过简单的砌筑模式构成起来,运用传统的空间特色和现代的技术把建筑材料巧妙搭配组合,建造出不一般又富有诗意的现代建筑。柯里亚的建筑语汇不仅是现代的,而且源自印度社会中很多传统价值,所以也是本土的。他将现代和传统两种近似对立的性质平行处理,基于传统的形式发展出现代化的景象,使现代建筑以一种符合印度国情、适合热带国家的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全新形象出现。

柯里亚的建筑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从低收入者的住宅到高级酒店,从纪念性建筑到高层住宅,从单体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他将新和旧、纪念性和文化性、创造式和借鉴式相互融合,为持久的建筑创作提供供给。柯里亚早期的建筑围绕着形式服从气候(Form Follow Climate)的设计理念,运用管式住宅(Tube House )和对空空间(Open to Sky Space)两个概念展开,成熟期的建筑融合了曼陀罗宇宙观的设计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丰富的建筑理论[2]

1)形式服从气候

1969年,查尔斯·柯里亚发表了一篇题为《气候控制论》的论文,文中从印度具体的气候条件出发,针对不同的建筑,结合自己的建筑创作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建筑类型。在论文中,他敏锐地切入到印度现代建筑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5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概念。概念一:围廊,围廊空间是一种灰空间,是坡顶结构结合支撑柱廊形成的一种半开放的空间,提供了室内额外的进深,防止日晒的同时又保持良好通风。概念二:管式住宅,它是一种狭长的住宅模式,在高密度的条件下,给住户提供尽可能多的生活空间,通过侧光和顶光,在多层内部设置贯通空间和内部庭院,改善内部环境。概念三:中央庭院,提供额外的流通的空气和足够的采光,同时又形成相对而言封闭的内部环境。概念四:跃层阳台,用于炎热潮湿地区,引入两层高的阳台作为花园平台,进一步发展为室外起居室,花园平台起到了延伸室外又保护室内私密性的作用。概念五:一系列分离的建筑单元,散开的建筑各个部分,通过开放空间或者覆盖的空间连成一片。1980年,柯里亚对住宅和气候关系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他在《形式追随气候》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形式和气候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管式住宅

图4-2 管式住宅平面(www.xing528.com)

图4-3 管式住宅剖面

管式住宅(图4-2、图4-3)的概念于1960年提出,目的在于推动低收入者的住宅建设。管式住宅在进深相对狭长的室内空间中,通过半开放的空间来达到改善内部空间质量的效果,狭长的墙壁起到抑制热辐射的作用[3]。管式住宅是由古吉拉特邦住宅委员会主办的一次竞赛的参赛作品,该住宅设计获得了全印度低造价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室内的热空气顺着屋顶斜面上升,从顶部的通风口排除,新鲜空气被吸入室内,从而建立起自然通风系统。同时,还可以通过大门旁边的可调节百叶来调节控制。管式住宅的原理类似于烟囱的通风管道,热空气通过通风口被排除,冷空气被吸入后沉降,向下流动,流动的过程中形成自然风,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柯里亚对管式住宅的概念进行充分的发展,把它作为集合住宅整体规划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发展成为底层连续性线状的空间模式。

3)对空空间

对空空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空间概念,它没有建筑构件遮挡,完全对天空开放。对空空间广泛存在于印度传统建筑和民居中,在印度传统建筑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印度语Chowk(中庭)、Kund(水池)和Vav(台阶式水井)都是类似的空间。对空空间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是一个特别的空间,它利用屋顶平台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额外的空间。柯里亚把最基本的对空空间提升到建筑理论的高度,Open to the Sky(面对天空)表达了一种建筑对天空开放,吸纳阳光、空气和微风的含义,暗示建筑空间不封闭。柯里亚的对空空间是通过建筑构造体现的,他说:“德里和拉合尔伟大的清真寺的主要空间是通过大面积的开放空间组合而成,这些开放空间被多样的建筑形式围合起来,让人感觉置身于建筑之中。开放空间的阴阳关系形成图底关系,起到了让视觉在围合体量之间停顿的作用,这种模式不仅为集中休息提供了方式,而且也为流线变动创造了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