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东民俗文化:索伦杆设计研究

关东民俗文化:索伦杆设计研究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处“神杆”即为索罗杆,因此索罗杆是祭天所用。可见索伦杆是要倾倒之后在铜海或斗槽内放置贡品来祭祀的。贫穷百姓家的索伦杆上用的是木板钉的斗状物。索伦杆通常设立在院落的中间偏东南方向,以长直的松树杆制成,根部夹在础石之中,接近顶端穿置锡斗或木斗,如果杆身不稳可以拉拽钢丝加以稳定。索伦杆是区分满族和汉族民居的显著标志。

关东民俗文化:索伦杆设计研究

满族曾是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以天神为最尊。无论是沈阳故宫、北京故宫,还是寻常的满族百姓家,院中都竖立着索罗杆来祭天享鹊,可以说索罗杆是满族建筑的显著标志。

据《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载:“我满洲,自昔敬天与佛与神,出于至诚。故创基盛京即恭建堂子以祀天,又于寝宫正殿恭建神位以祀佛、菩萨、神及诸祀位嗣,虽建立坛、庙,分祀天、佛暨神,而旧俗未敢或改,与祭祀之礼并行。至我列圣定鼎中原迁都京师祭祀仍遵昔日之制由来久矣,而满洲各姓亦均以祭神为至重。虽各姓祭祀皆随土俗微有差异,大端亦不甚相远,若大内及王、贝勒、贝子公等均于堂子内,向南祭祀。至若,满洲人等均于各家院内向南以祭又有建立神杆。”此处“神杆”即为索罗杆,因此索罗杆是祭天所用。如何使用索罗杆呢?下文又有:“坤宁宫西楹大亭司俎太监等,于神杆东北铺油厚高丽纸,设包锡红漆大案一,西向卸下神杆,以杆端向东斜仰于倚柱上,杆首拄于地,撤旧夹净纸旧穿颈骨置铜海内,化之神杆石前,向上设红漆高案一,供银碟三,中碟盛所洒米,旁二碟空设置净纸一张于案上,离神杆石稍远西北方设红漆架一,架上覆以红毡架南设花木方盘桌一,红漆方盘二,俱向后挨次而设。盘内置案板数枚,移红铜锅并铜海设于木盘之北,灶门东向。”接下来皇帝皇后祭拜,最后:“司俎官司俎等以颈骨穿于神杆之端,精肉及胆并所洒米俱贮于神杆斗内,立起神杆,净纸夹于神杆与倚柱之间,东首所供之小肉饭撤入坤宁宫内。”可见索伦杆是要倾倒之后在铜海或斗槽内放置贡品来祭祀的。

图5-58 民俗村的索伦杆(作者拍摄)

图5-59 沈阳故宫内的索伦杆(作者拍摄)

《呼兰府志》中记载:“满洲宅院东隅立杆一,高数丈,名曰索莫吉杆,又曰祖宗杆,上悬锡斗,贫者用木斗。”贫穷百姓家的索伦杆上用的是木板钉的斗状物。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载:“三韩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建大木以悬铃鼓事鬼神。”此处的“三韩诸国邑建大木事鬼神”与满族立杆祭天颇为相似。《蒙古秘史》中也有以杆“悬肉祭天”的记载,东北的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等民族也有类似的祭祀活动,所以以杆挑肉祭天应该是北方原始宗教的延续。(www.xing528.com)

索伦杆通常设立在院落的中间偏东南方向,以长直的松树杆制成,根部夹在础石之中(可以搬到置肉),接近顶端穿置锡斗或木斗,如果杆身不稳可以拉拽钢丝加以稳定。索伦杆是区分满族和汉族民居的显著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