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框架节点区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问题解析

框架节点区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问题解析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6.7 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框架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处,框架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楼层框架梁在边柱非抗震设计的上部纵向钢筋和抗震设计的上部及下部纵向钢筋,锚固段当柱截面尺寸不足锚固长度时,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向下和向上弯折15倍直径,锚固段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b或0.4labE。

框架节点区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问题解析

规范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1.6.7 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框架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处,框架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贯穿中柱的每根梁纵向钢筋直径,对于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当柱为矩形截面时,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5,当柱为圆形截面时,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5;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当柱为矩形截面时,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柱截面,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2.对于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中间层端节点、顶层中间节点以及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图3-1的相关构造规定。图中l1E按本规范第11.1.7条规定取用,labE按下式取用:

labEaElab (3-1)

式中 ζaE——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第11.1.7条规定取用。

解析

(1)楼层框架梁在边柱非抗震设计的上部纵向钢筋和抗震设计的上部及下部纵向钢筋,锚固段当柱截面尺寸不足锚固长度时,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向下和向上弯折15倍直径,锚固段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b或0.4labE。(www.xing528.com)

(2)在现浇楼层中,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剪力墙结构,次梁或主梁端跨边支座支承在主梁或剪力墙上,如果按固接计算必备条件是边支座上部纵向钢筋锚固直段长度≥0.4lablabE),否则按简支考虑。

(3)现浇梁边支座按简支计算时,实际会受到部分约束而并非真正简支支座。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2l0,此处,l0为该跨的计算跨度(支座锚固长度为la)。

978-7-111-45497-7-Chapter03-1.jpg

图3-1 梁和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

a)中间层端节点梁筋加锚头(锚板)锚固 b)中间层端间节点梁筋90°弯折锚固 c)中间层中间节点梁筋在节点内直锚固 d)中间层中间节点梁筋在节点外搭接 e)顶层中间节点柱筋90°弯折锚固 f)顶层中间节点柱筋加锚头(锚板)锚固 g)钢筋在顶层端节点外侧和梁端顶部弯折搭接 h)钢筋在顶层端节点外侧直线搭接

(4)为了提高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在一些实际工程设计中核心筒外周剪力墙在楼层局部加厚满足楼层梁固接支座上部纵向钢筋锚固直段长度≥0.2lablabE),加厚部分高度取比楼层梁低50mm,配筋按框剪结构带边框剪力墙暗梁构造要求。

(5)楼层梁在剪力墙按固接计算时,在梁端剪力墙应设暗柱,并按计算确定暗柱纵向钢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