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下部纵向钢筋锚固与搭接在节点或支座的规范要求

梁下部纵向钢筋锚固与搭接在节点或支座的规范要求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l1+l2≥710 l1+l2≥820l1=450,l2=370 l1=450,l2=300 中层端节点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雨篷梁与框架柱节点如图6.3.5所示,梁下部受拉钢筋为322。当未考虑调幅时,其端节点处负弯矩钢筋计算截面积为2965mm2。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贯穿节点或支座。图9.3.5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的锚固与搭

梁下部纵向钢筋锚固与搭接在节点或支座的规范要求

(一)考试要求

1.《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

2.“试题”回顾

【试题6.3.2】 中层端节点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2004年)

已知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某楼层框架边节点已示于图6.3.4。纵筋为HRB335。试问,关于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mm),下述何项选择最为恰当?

(A)l1+l2≥710 (B)l1+l2≥820

(C)l1=450,l2=370 (D)l1=450,l2=300

【试题6.3.3】 中层端节点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2005年)

雨篷梁与框架柱节点如图6.3.5所示,梁下部受拉钢筋为3978-7-111-49557-4-Chapter06-310.jpg22。试问,梁下部受拉钢筋在节点处的水平锚固长度l1(mm)和向上弯折长度l2(mm),取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恰当?

978-7-111-49557-4-Chapter06-311.jpg

图 6.3.4

978-7-111-49557-4-Chapter06-312.jpg

图 6.3.5

(A)l1=380,l2=330 (B)l1=280,l2=280

(C)l1=420,l2=260 (D)l1=250,l2=320

【试题6.3.4】 顶层端节点(2007年)

978-7-111-49557-4-Chapter06-313.jpg

图 6.3.6

框架顶层端节点如图6.3.6所示,计算时按刚接考虑,梁上部受拉钢筋为4978-7-111-49557-4-Chapter06-314.jpg20。试问,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l1(mm),取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恰当?

(A)1250 (B)1310

(C)1440 (D)1640

【试题6.3.5】 顶层端节点上部纵筋(2010年)

云南省大理市某中学拟建一栋6层教学楼,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梁、柱主筋采用HRB400级(978-7-111-49557-4-Chapter06-315.jpg),箍筋采用HPB235级(978-7-111-49557-4-Chapter06-316.jpg),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该房屋顶层某端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h=350mm×600mm,截面有效高度h0=530mm。当未考虑调幅时,其端节点处负弯矩钢筋计算截面积为2965mm2。试问,该梁端上部纵筋的配筋率(%),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A)1.4 (B)1.6 (C)1.8 (D)2.0

【试题6.3.6】 顶层端节点上部纵筋(2010年)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顶层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978-7-111-49557-4-Chapter06-317.jpg)。试问,该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筋的最大配筋率,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 (B)1.7% (C)2.0% (D)2.5%

【试题6.3.7】 (2013年一级)

某8度区的框架结构办公楼,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均采用HRB400钢筋。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轴框架梁的配筋平面表示法如图6.3.7所示,as=as=60mm。①轴的柱为边柱,框架柱截面b×h=800mm×800mm,定位轴线均与梁柱中心线重合。

提示:不考虑楼板内的钢筋作用。

978-7-111-49557-4-Chapter06-318.jpg

图 6.3.7

假定,该梁为顶层框架梁。试问,为防止配筋率过高而引起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斜压破坏,KL-1在靠近①轴的梁端上部纵筋最大配筋面积(mm2)的限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200 (B)4480 (C)5160 (D)6900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和算例

1.中间层端节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9.3.4 梁纵向钢筋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节点的锚固:

1)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应伸过柱中心线,伸过的长度不宜小于5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

2)当柱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本规范第8.3.3条钢筋端部加机械锚头的锚固方式。梁上部纵向钢筋宜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包括机械锚头在内的水平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lab(图9.3.4a)。

978-7-111-49557-4-Chapter06-319.jpg

图 9.3.4

a)钢筋端部加锚头锚固 b)钢筋末端90°弯折锚固

【例6.3.4】 中间层端节点

如图6.3.8所示框架结构中间层的端节点,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混凝土等级C25,框架梁上排受力筋为3978-7-111-49557-4-Chapter06-320.jpg25的HRB400级钢筋。试判断在该节点锚固水平段b(mm)和向下弯折段a(mm),应不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A)331、496 (B)370、457 (C)372、375 (D)397、375

978-7-111-49557-4-Chapter06-321.jpg

图 6.3.8

答案:(D)

查《混规》ft=1.27N/mm2fy=360N/mm2

由《混规》表8.3.1,α=0.14,代入《混规》式(8.3.1-1):

978-7-111-49557-4-Chapter06-322.jpg

由《混规》第9.3.4条及图9.3.4,上部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投影长度b不应小于0.4lab,则b=0.4lab=0.4×992≈397mm

竖直投影长度应取为15d,则a=15d=15×25=375mm

【例6.3.5】 带悬臂梁的中间层端节点

带悬臂梁的框架中,悬臂梁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为As1,框架梁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为As2,且As2>1.5As1,则下列何种配筋形式(图6.3.9)最合理?

978-7-111-49557-4-Chapter06-323.jpg

图 6.3.9

答案:(C)

(A)强度上满足要求,但配筋并非最经济合理。

(B)强度上满足要求,但配筋并非最经济合理。

(C)该构造做法满足《混规》第9.3.4条的规定。

(D)虽然As1部分钢筋伸出la+10d,但不一定能保证其在节点内水平投影长度≥0.4la

2.中间层中节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9.3.5 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或连续梁中间支座,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或支座。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贯穿节点或支座。当必须锚固时,应符合下列锚固要求:

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对带肋钢筋不小于12d,对光面钢筋不小于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钢筋应按受压钢筋锚固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内,其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la

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可采用直线方式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la(图9.3.5a);

4.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宜按本规范第9.3.4条第1款的规定采用钢筋端部加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也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

5.钢筋可在节点或支座外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搭接长度的起始点至节点或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h0(图9.3.5b)。

978-7-111-49557-4-Chapter06-324.jpg

图9.3.5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的锚固与搭接

a)下部纵向钢筋在节点中直线锚固 b)下部纵向钢筋在节点或支座范围外的搭接

【例6.3.6】 中间层梁柱节点处钢筋锚固的计算

条件:某中间层框架梁采用C25混凝土,HRB400级纵向钢筋。端节点处,梁的上部纵向钢筋为3978-7-111-49557-4-Chapter06-325.jpg28,充分发挥受拉作用。中间节点处,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为3978-7-111-49557-4-Chapter06-326.jpg20,被锚固在中间节点内,并充分发挥受压作用。箍筋采用HPB300,直径10mm。

要求:确定柱的截面高度h

解答:(1)查《混规》表4.1.4得 fc=11.9N/mm2ft=1.27N/mm2

查《混规》表4.2.3-1得 fy=360N/mm2

(2)查《混规》表8.2.1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25mm,纵向钢筋到近边的距离978-7-111-49557-4-Chapter06-327.jpg978-7-111-49557-4-Chapter06-328.jpg

(3)根据《混规》第9.3.4条的规定,中间层端节点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其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b

根据《混规》第8.3.1条规定,锚固长度应按《混规》式(8.3.1)确定。

根据这些规定,端节点处柱的截面高度

978-7-111-49557-4-Chapter06-329.jpg

查《混规》表8.3.1得钢筋的外形系数α=0.14。

978-7-111-49557-4-Chapter06-330.jpg

h=h0+as=444+49=493.4mm

柱的截面应取h>493.4mm。

(4)根据《混规》第9.3.5条第2款的规定,充分利用钢筋抗压强度时,应按《混规》第9.3.5条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内的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la

应用《混规》式(8.3.1)可得中间柱的截面高度h可用下式确定(www.xing528.com)

978-7-111-49557-4-Chapter06-331.jpg

柱的截面应取h>555.6mm。

3.顶层中节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9.3.6 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的中间节点或端节点,接头应设在节点区以外。

柱纵向钢筋在顶层中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且自梁底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

2.当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可采用90°弯折锚固措施。此时,包括弯弧在内的钢筋垂直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b,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图9.3.6a)。

3.当截面尺寸不足时,也可采用带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此时,包含锚头在内的竖向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h(图9.3.6b)。

4.当柱顶有现浇楼板且板厚不小于100mm时,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

978-7-111-49557-4-Chapter06-332.jpg

图9.3.6 顶层节点中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

a)柱纵向钢筋90°弯折锚固 b)柱纵向钢筋端头加锚板锚固

【例6.3.7】 顶层梁端钢筋锚固的计算

条件:某顶层框架梁采用C25混凝土、HRB400级纵向钢筋。梁宽bb=250mm。端节点处梁的上部纵向钢筋为3978-7-111-49557-4-Chapter06-333.jpg25。中间节点处柱的纵向钢筋为3978-7-111-49557-4-Chapter06-334.jpg28。梁、柱的纵筋都充分发挥作用环境类别为二b类。箍筋直径8mm,采用HPB300级钢筋。

要求:确定梁的截面高度h

解答:(1)查《混规》表4.1.4得 fc=11.9N/mm2ft=1.27N/mm2

查《混规》表4.2.3-1得 fy=360N/mm2,查《混规》附录A得3978-7-111-49557-4-Chapter06-335.jpg25,As=1473mm2

(2)查《混规》表8.2.1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25mm。纵向钢筋合力中心到近边的距离978-7-111-49557-4-Chapter06-336.jpg

(3)应用《混规》式(9.3.8)求端节点处梁的截面高度:

978-7-111-49557-4-Chapter06-337.jpg

此处,因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50,根据《混规》第6.3.1条的规定,取βc=1.0

h=h0+as=509.3+45.5=554.8mm

(4)根据《混规》第9.3.6条规定,顶层中间节点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并向节点向水平弯折,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5lab

《混规》第8.3.1条规定,锚固长度应按《混规》式(8.3.1)确定。

根据这些规定,中间节点处的梁高应满足下列条件

978-7-111-49557-4-Chapter06-338.jpg

此处,α为钢筋的外形系数,可查《混规》表8.3.1,对带肋钢筋,α=0.14。

978-7-111-49557-4-Chapter06-339.jpg

(5)比较计算结果知梁的截面高度应取h≥555.6+45.5=601.5mm。

【例6.3.8】 节点的钢筋锚固长度计算

条件:图6.3.10所示三个节点,钢筋采用HRB400级,混凝土为C25,计算得框架梁上端负筋为978-7-111-49557-4-Chapter06-340.jpg25;下端正弯矩钢筋为4978-7-111-49557-4-Chapter06-341.jpg22。框架柱的纵向钢筋为978-7-111-49557-4-Chapter06-342.jpg25。

978-7-111-49557-4-Chapter06-343.jpg

图 6.3.10

a)框架结构中间层边节点 b)框架结构中间层中间节点 c)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

要求:计算各节点的钢筋锚固长度。

解答:查《混规》得带肋钢筋α=0.14。

978-7-111-49557-4-Chapter06-344.jpg25钢筋:978-7-111-49557-4-Chapter06-345.jpg

978-7-111-49557-4-Chapter06-346.jpg22钢筋:978-7-111-49557-4-Chapter06-347.jpg

根据《混规》第9.3.4条、9.3.5条、9.3.7条:

l1≥0.4lab=0.4×992=396.8mm

l2=15d=15×25=375mm

l3la=978-7-111-49557-4-Chapter06-348.jpgalab=1.0×lab=873.1mm

l4≥1.5×lab=1.5×992=1488mm

4.顶层端节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9.3.7 顶层端节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及附近部位搭接,搭接可采用下列方式:

1.搭接接头可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部布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ab(图9.3.7a)。其中,伸入梁内的柱外侧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其全部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锚固。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一层时,钢筋伸至柱内边后宜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图9.3.7a),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现浇板厚度不小于100mm时,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也可伸入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相同。

2.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1款规定且宜分两批截断,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直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外侧并向下弯至梁下边缘高度位置截断。

3.纵向钢筋搭接接头也可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图9.3.7b),此时,搭接长度自柱顶算起不应小于1.7lab。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1款规定的搭接长度,且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

978-7-111-49557-4-Chapter06-349.jpg

图9.3.7 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与搭接

a)搭接接头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部布置 b)搭接接头沿节点外侧直线布置

4.当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梁、柱纵向钢筋相对较小,从梁底算起的直线搭接长度未延伸至柱顶即已满足1.5lab的要求时,应将搭接长度延伸至柱顶并满足搭接长度1.7lab的要求;或者从梁底算起的弯折搭接长度未延伸至柱内侧边缘即已满足1.5lab的要求时,其弯折后包括弯弧在内的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

5.柱内侧纵向钢筋的锚固应符合本规范第9.3.6条关于顶层中节点的规定。

【例6.3.9】 顶层端节点

框架顶层端节点若采用位于节点外侧和梁端顶部的搭接接头,从梁底标高算起的搭接长度ll,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A)1.2la (B)1.4la (C)1.5lab (D)1.7lab

答案:(C)

由《混规》第9.3.7条及图9.3.7a可知。

【例6.3.10】 顶层端节点

框架顶层端节点若采用位于柱顶部外侧的直线搭接接头,则从柱顶算起的搭接长度竖直段llv不应小于何值?柱外侧纵筋伸至柱顶后宜向节点内的水平弯折,弯折断的水平段长度llv不宜小于何值?

(A)llv≥1.4la (B)llv≥1.5la

(C)llv≥1.6la (D)llv≥1.7la

答案:(D)

由《混规》第9.3.7条及图9.3.7b和第9.3.6条可知。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9.3.8 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s应符合下列规定:

978-7-111-49557-4-Chapter06-350.jpg

式中 bb——梁腹板宽度;

h0——梁截面有效高度。

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的弯弧内半径,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不宜小于6d;大于25mm时,不宜小于8d。钢筋弯弧外的混凝土中应配置防裂、防剥落的构造钢筋。

【例6.3.11】 顶层端节点处的梁截面高度

某顶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混凝土等级为C30,截面为矩形,宽度b=300mm,端节点处梁的上部钢筋为3978-7-111-49557-4-Chapter06-351.jpg25。中间节点处柱的纵向钢筋为4978-7-111-49557-4-Chapter06-352.jpg25,钢筋等级为HRB400,as=40mm,则梁截面的最小高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41 (B)392 (C)425 (D)453

答案:(A)

混凝土强度C30:fc=14.3N/mm2ft=1.43N/mm2

钢筋强度HRB400级:fy=360N/mm2,3978-7-111-49557-4-Chapter06-353.jpg25,As=1473mm2

由《混规》式(9.3.8),截面的有效高度需满足:

978-7-111-49557-4-Chapter06-354.jpg

截面高度:h=h0+as=353.2+40≈393mm

根据《混规》第8.3.1条、9.3.6条的规定,中间节点处梁的高度应满足:

978-7-111-49557-4-Chapter06-355.jpg

由此可知梁的截面高度h=h0+40=441+40=481mm

【例6.3.12】 (2010年)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顶层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978-7-111-49557-4-Chapter06-356.jpg)。试问,该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筋的最大配筋率,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 (B)1.7% (C)2.0% (D)2.5%

答案:(A)

《混规》规定: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s应符合下列规定:

978-7-111-49557-4-Chapter06-357.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