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东北妇女抗战实录:英勇运送粮食弹药

中国东北妇女抗战实录:英勇运送粮食弹药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大妇女们甚至不顾生命危险,为军队运送粮食、弹药,如珠河根据地就为抗联第3军运送20万斤以上粮食。妇女成为抗联补给的重要运输者,这在党的文献中有明确记载。根据地的几千名群众、抗日武装及党的领导机关吃粮问题面临极大的困难。1934年至1935年,汪清县小百草沟的姜庆云夫妻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多次为第2军部队购买运送枪支弹药和日用品。1936年,姜庆云不幸被日本宪兵抓捕入狱。

中国东北妇女抗战实录:英勇运送粮食弹药

广大妇女们甚至不顾生命危险,为军队运送粮食、弹药,如珠河根据地就为抗联第3军运送20万斤以上粮食。妇女成为抗联补给的重要运输者,这在党的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1938年9月6日《北满省委给张寿篯同志的信》中写道:“(通、汤一带)农民天天在日寇逼迫之下修道挖壕,行动完全被严重的监视着。每天下午以后,大界上几乎没有人踪,队伍与群众几乎不易见面……群众关系在某些地方是相当好转了,如有些地方,我们的供给大部分是由妇女来秘密运送。”[13]

1932年冬天,小汪清沟里沟外的粮食几乎都被敌人抢光。根据地的几千名群众、抗日武装及党的领导机关吃粮问题面临极大的困难。在东满特委和汪清县委的领导下,小汪清区妇女委员崔今淑组织了一支妇女运粮队。不论酷暑严寒,她们都坚持去百里以外的罗子沟运粮,而且几乎所有的妇女都参加了运粮队,她们肩扛或头顶着大约60斤的粮袋子,不分昼夜地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前一次派出去的十几个人还没回来,后面派出去的又出发了,就这样从不间断。罗子沟的抗日群众家家户户都把粮食献出来,通过小汪清妇女运粮队源源不断地运到小汪清根据地,再由区政府统一分配给群众和部队。在这些群众的帮助下,抗联一次又一次地渡过了难关。但是,这群普通的女性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人知道她们是谁的妻子,谁的女儿,甚至不知道她们的姓名。

1934年至1935年,汪清县小百草沟的姜庆云夫妻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多次为第2军部队购买运送枪支弹药和日用品。有一次,姜庆云通过一个当伪军的朋友买了700发子弹,他的妻子把子弹放在筐里盖上猪草带出村外,然后他把子弹送到延吉县王隅沟游击根据地。1936年,姜庆云不幸被日本宪兵抓捕入狱。[14](www.xing528.com)

穆棱县兴源北村妇女救国会员刘桂琴的母亲刘王氏,已年近七旬,双目失明。1936年,她不顾危险,欣然接受哈尔滨运手枪的任务。她随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上路,大胆地把手枪围在腰里,遇到关卡检查,就说去治眼睛,敌人想不到一个瞎老太太会和军队有联系,她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女性的勇敢有时超出人们的想象。1937年2月,抗联6军1师到富锦、同江、宝清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在途经桦川县火龙沟郭庆石屯时,被六七百日伪军包抄,师长马德山指挥200多战士奋力拼杀,战斗从上午九十点一直打到下午。桦区区委书记王尊相担心部队弹药不足,他急忙找来妻子李秀臣,商量办法。李秀臣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挎着两个篮子,向南山走去。接近山边时,被担任警戒的日军拦住,见她篮子里装的都是些黄纸、金银锞子、黄香、几个馒头和一瓶酒等祭奠死人的东西,以为她是去上坟,就放她过去了。李秀臣躲进树林后开始拼命奔跑,当她上气不接下气地找到部队时,马师长和战士们大为感动,看到一个女人抱着孩子,上山送子弹,都赞叹不已。她的勇敢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终于打退敌人的进攻。[15]

抗联老战士王明贵说,不管日军采用什么方法,什么“篦梳式”“踩踏式”等等,对我们进行残酷的围剿和“讨伐”,人民群众仍然千方百计地支持抗联,送情报,送弹药,送粮食,送军衣,充满了鱼水深情。在一次西征途中,我们经过一个叫王傻子屯的村落,当时粮食奇缺,老乡们没有粮食送给我们,就在全村筹措了34头牛交给我们,使我们渡过了缺粮的难关。当我们的部队进入绥棱境内,有个张寡妇屯,男人都被日寇杀尽了,妇女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集体把一袋袋粮食背到山里,送给抗联部队,嘱咐我们要狠狠打击日寇、为死难的亲人报仇。广大抗联战士牢记亲人的嘱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