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萧红:中国东北妇女抗战的实录

萧红:中国东北妇女抗战的实录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萧红原名张迺莹,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而萧红却从外面搬来一块石头,借来了老更夫的烟袋与烟荷包,创造了她独特风格的作品,表达了她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11月中旬,《维纳斯助赈画展》在哈尔滨宴宾楼二楼开幕,萧红参加了这次赈灾画展,展出了她的两幅粉笔画。在这里,萧红完成了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生死场》,这部小说的构思开始于哈尔滨时期。

萧红:中国东北妇女抗战的实录

在东北沦陷期的女性作家群体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大、反抗精神最为强烈的非萧红莫属,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经典作品,不但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也使她成为东北沦陷时期文艺女性抗争的典型代表人物。

萧红是一个历经坎坷屡遭不幸命运悲惨的女性,她的苦难人生正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

萧红原名张迺莹,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童年的萧红痛失母爱父亲张廷举是一个冷酷的官僚,萧红对他的印象是:“父亲常常为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15]幸好慈爱的祖父张维祯给了少年萧红疼爱和温暖,祖父还是她的第一位启蒙教师,教给她传统诗书如《千家诗》,为萧红打下了文学功底。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龙王庙小学女生部读书,这是决定她人生未来的一步,能够读书,这是萧红不幸人生中的一大幸运。后来她又考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1927年秋天,16岁的萧红来到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立女子第一中学读书(现萧红中学),在这里她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学生时代的萧红即显示了写作才华,开始尝试写诗、散文,使用“悄吟”笔名,登在学校的壁报和校刊上。沈玉贤也是1927年考入第一女子中学的,与萧红是要好的朋友。据她回忆,她问萧红为什么要用悄吟做笔名,她说:“悄悄地吟咏吗!”

《劳动者的恩物》,是她们班初中毕业时成绩展览会上一篇引人注目的油画,下面标签上写着“初中第四班张迺莹”(即萧红原名)。画面上画着一块灰褐色的石头,旁边放着一支黑杆的短烟袋和黑布的烟袋荷包。萧红说:“劳动者干活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毕业前她精神非常苦闷,思想上却产生了进一步的飞跃。她同情一切不幸的人,尤其是劳动者。当时,美术老师高仰山为使同学们能够较好地完成毕业前的最后一幅图画,在图画室里布置了好几组静物写生的题材,有蔬菜、有瓜果、有花卉、瓶瓶罐罐,还有一束玫瑰花和一颗人头骷髅。同学们都从中选了自己较喜爱的题材。而萧红却从外面搬来一块石头,借来了老更夫的烟袋与烟荷包,创造了她独特风格的作品,表达了她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

与那个时代的所有女性一样,萧红也逃不脱包办婚姻的命运,但性格刚烈的萧红决定把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1930年,萧红毅然离家出走,开始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就在萧红人生最悲惨的时刻,她身无分文、即将临产、却又被抛弃,旅馆老板准备把她卖到妓院时,萧军走进了她的生命。之后她开始与萧军同居,过起了贫穷但是相依为命的二人世界。由于没有固定职业,没有稳定收入,贫困如影随形。为了生存,她尝试过各种职业。她曾想做一个广告员,金剑啸以画家身份在道里中国十五道街路北33号院内的一栋四层楼房的阁楼上创办了天马广告社(现为中共哈尔滨党史展览馆),作为地下党联络左翼文人的地点。萧红也是金剑啸的得力助手,当时她还写了一篇《广告副手》记录了这段生活。

她在后来的散文集《商市街》中回忆了这段与萧军在哈尔滨时期度过的穷困艰苦生活。她在很多篇章中,都有对于饥饿的描写。她在哈尔滨的流浪生活中,长期受到饥饿的威胁,在《提篮者》这篇散文中,写了一个提篮卖面包的人对她产生的诱惑,写了“带来诱人的麦香”的面包怎样吸引她,但是“挤满面包的大篮子又等在过道,我始终没推开门,门外有别人在买,即是不开门我也好像嗅到麦香。对面包我害怕起来,不是我想吃面包,怕是面包要吞了我”。在《饿》这篇散文里,她甚至写到饥饿得实在难以忍耐的时候,想要去偷,“肚子好像被踢打放了气的皮球”,她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发出了“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这些文章真实地记录了这段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

贫困并没有消磨她对生活的热爱,也没有泯灭她的同情之心。1932年夏天,哈尔滨大雨滂沱,松花江洪水泛滥成灾,到处一片汪洋。为了救济水灾中的难民,金剑啸等人发起成立了“维纳斯画会”,萧红也是成员之一,这是哈尔滨的第一个画会。11月中旬,《维纳斯助赈画展》在哈尔滨宴宾楼二楼开幕,萧红参加了这次赈灾画展,展出了她的两幅粉笔画。据萧军在《未完成的构图》中介绍,“记得,那次画展,红的两幅小的粉笔画也送去了。一幅是画的两只萝卜;一幅是画的我的一双破鞋和一只‘杠子头’。鞋跟还有点塌下,我很喜欢后面那一幅。可是不知被谁拿了去。”虽然赈灾画展的收入微不足道,并不能根本解决灾民的贫困生活,但它彰显了这些青年的良知和对穷苦人的同情心,唤起了更多人关注灾民的疾苦。

1933年,《国际协报》副刊搞“新年征文”活动,萧红写了一篇《王阿嫂的死》参加。当时《国际协报》副刊编辑方未艾回忆:“认为写得很真实,文笔流畅,感情充沛,决定发表。这样,张迺莹以悄吟的笔名开始正式从事文笔生涯了!这年她才21岁。”[16]

这篇小说获得了征文奖金,这给萧红很大鼓舞。由于自身的苦难经历,使她创作之初就把目光投向社会底层那些被奴役、被剥削的劳苦大众。在《王阿嫂的死》里,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日伪统治的残酷暴虐,愤怒地控诉了农民遭受的剥削和压迫,作品里充满了这位年轻女作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1934年10月,萧红将自己的5篇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广告副手》《小黑狗》《看风筝》《夜风》,与萧军的6篇短篇小说合编成小说集《跋涉》,在舒群等友人帮助下,自费由哈尔滨五画印刷社出版。萧红依然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www.xing528.com)

可以想见,这样一部揭露社会黑暗、赞颂民众觉醒抗争的作品的命运,只印了1000册的《跋涉》很快就被查禁了。为躲避日伪的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4年6月12日,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

在这里,萧红完成了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生死场》,这部小说的构思开始于哈尔滨时期。1935年月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鲁迅作序,胡风撰写后记,这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原名《麦场》,后改名为《生死场》。

萧红用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地写出了几个农妇的悲惨命运。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的贫苦生活,他们身受统治者残酷压榨,一年到头辛勤操劳,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女主人公贫农王婆,是一个饱经沧桑和苦难的女性,她不幸被第一个丈夫虐待后又被抛弃,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又因贫病而死,最后她又被迫嫁给第三个丈夫赵老三。在她年老时,又经受了丧子之痛,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杀害。绝望像山一样压垮了她,她愤而自杀,可是命运捉弄人,她又活了过来。小说还塑造了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和少妇月英,她们各自经历了不同的苦难遭遇。作者通过对她笔下三个人物命运的描写,把北方贫苦妇女的悲惨境遇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后部分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这个村庄,已饱受着统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压上了一座沉重的大山。在“屈辱的活还是战斗着死”的选择面前,作者饱含爱国主义激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些被压迫的农民,逐步走向觉醒,敢于起来与侵略者斗争的故事,奋力疾呼“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他们积极地组织起来,勇敢地投入抗日斗争中。那个多灾多难的王婆也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尽自己的能力顽强地抗争。书中明确写出“人民革命军在磐石”,广大群众要组织起来参加革命军。

在《生死场》里,萧红这个柔弱女性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呐喊,这种呐喊冲破了黑暗,打破了沉寂,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是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呐喊。她充满深情地赞颂东北沦陷区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作品的发表,符合那个时代抗日救亡的紧迫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尽情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生死场》的出版,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获得了高度评价。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从而奠定了她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17]1936年6月25日,周扬曾写文章评论:“由《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我们第一次在艺术作品中看出了东北民众抗战的英雄光景,人民的力量,理智的战术。两位作者都是生长在失去了的土地上,他们亲自地经历了亡国的痛苦,所以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在过去一切反帝作品中从不曾这么强烈地表现过的民族的感情,这种感情又非狭义的爱国主义的,而是和劳苦大众为救亡求生的日常斗争密切地联系着。”[18]作家孙犁在《读萧红作品记》中写道:“……她对时代是有浓烈的情感的;她对周围现象的观察是深刻的,体贴入微的。她对国家民族,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的。”[19]许广平更是给予《生死场》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反映抗日斗争最早也是最成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萧红的其他作品中,也都反映了揭露黑暗社会和控诉日伪反动统治的主题,指出只有起来抗争才能摆脱现实的出路。在《哑老人》中,萧红这样描述了“又哑又聋又患病”的老乞丐的生活状态:“破落的家屋,地板有洞,三张草帘仍在地板上,可是都是空的。窗户用麻袋或是破衣塞着,有阴风在屋里飘走,终年没有阳光。”最后,哑老人在失火时被活活烧死。在《清晨的马路上》,萧红描写了一个“残废没有小腿把鞋子穿到手上用胳膊来帮助行走”的乞丐,过马路时,他差点被汽车轧死。在《夜风》中,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人民群众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就一定能战胜侵略者。《夜风》是东北文学沦陷时期女性作品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在《朦胧的期待》中,萧红通过作品中的人物金立之更明确表达了“这次我们打仗完全是为了国家,连长说宁作战死鬼,勿做亡国奴。我们为了妻子、家庭、儿女,我们必须抗战到底”的人民心声。

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萧红病殁香港。她一生关注人民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疾苦,心系民族命运,她的作品成为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重要遗产。她短暂如流星的生命,却创造了永恒的经典,“中国文学因萧红的存在而增添了夺目的光彩”。东北人民因萧红这个柔弱女子的顽强抗争而骄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