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德镇陶瓷美术合作社的历程

景德镇陶瓷美术合作社的历程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老艺人的协助指导下,于1951年某月,正式成立了“陶瓷工艺美术合作社”。市第一画瓷合作社也在这时并入。

景德镇陶瓷美术合作社的历程

吴康口述 杨瑞开整理

景德镇的瓷器,素以色白、声美、胎薄、透明而驰誉世界,釉下彩、釉上彩、堆花、雕塑,经过美术加工,更把它的精美程度推上高峰。20世纪初,陶瓷美术界出现了八大名家以及雕塑能手曾龙升。他们各创风格,共主美坛,成为陶瓷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但在漫长的旧社会中,艺人们倍受摧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所剩无几。

解放歌声起,大地复苏,但建国伊始,百端待举,前方战事尚未停息,人民政府即对陶瓷美术家加以保护。这时,市长陈璞如,以及继任市委书记朱农,在政务繁忙、戎马倥偬的时候,召集了有关方面座谈研究,经过反复磋商,决定把陶瓷美术家的力量集中起来,组织合作社,由吴康、王小凡、章鉴、朱省吾、魏荣生负责筹备。在中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老艺人的协助指导下,于1951年某月,正式成立了“陶瓷工艺美术合作社”。公推王小凡为主任,吴康为副主任兼出纳,毕渊明任业务主任,魏荣生负责总务,聘请余宪为会计。社址设在迎祥弄口原饶华丰瓷号门市部前进,以生产高级美术瓷为主。为保证成品质量,培育陶瓷美术人才,专家们都把自己子女中在陶瓷美术工艺上有专长的介绍入社。另外招收了部分对陶瓷美术工艺有兴趣,并有一定基础的青年进行培育,这批青年后来大都成为陶瓷美术专家。

建社之初,物资短缺,各种用具,均是这批老专家从自己家中取来。在群策群力、同心合作的情况下,合作社算是初具规模。这时,全社有职工30余人。第一批产品多是专家们精心绘制的高级美术瓷。但在当时,这批珍品,都不易卖出,经济上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职工工资也难按月发出。为了扶持新生的合作社,老艺人又各交出一件件作品,不取分文。尽管这样,经济上还是捉襟见肘。在这困难时期,市政府领导考虑到组织起来,不但是社会主义企业的起步,其中还有陶瓷美术专家及其作品应加以保护的问题。贷款、压缩开支,只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还是为产品打开销路。经过市领导多方面的宣扬、疏通,1953年上半年合作社接受了国家的一批订货。这不但缓解了经济上的困难,给合作社带来了蓬勃生机,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全体职工走合作化道路的信心。(www.xing528.com)

产品销路打开了,业务发展了,职工也相应增加了。原有厂房已不敷应用,遂将门市部及办公室迁移到陈家街口(现新光瓷厂厂址)新式楼房中。市第一画瓷合作社也在这时并入。为了适应各方面订货的要求,增加了日用瓷的生产。

产品种类增多,业务也就纷繁,为了业有专精,经市领导与社内负责人及职工讨论决定:划出部分人员,由王小凡率领,另行成立“景德镇工艺美术社”。原陶美社改由张松涛任主任。随着形势与业务的发展,改为“陶瓷美术工厂”,有职工300余人。1958年“大跃进”时代,以100天的飞跃速度,在莲社路建起了新的厂房,更名为“艺术瓷厂”,职工增至千余人。至此,陶瓷合作社结束了合作的形式,走上了以生产美术瓷和进行陶瓷美术研究的大型国有工厂和研究单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