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控制落地剪力墙间距的方法

控制落地剪力墙间距的方法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9条及其条文说明指出:6.1.9 框支层落地抗震墙间距不宜大于24m,框支层的平面布置宜对称,且宜设抗震筒体。为使楼、屋盖具有传递水平地震剪力的刚度,从78规范起,就提出了不同烈度下抗震墙之间不同类型楼、屋盖的长宽比限值。超过该限值时,需考虑楼、屋盖平面内变形对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

控制落地剪力墙间距的方法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9条及其条文说明指出:

6.1.9 框支层落地抗震墙间距不宜大于24m,框支层的平面布置宜对称,且宜设抗震筒体。

978-7-111-45657-5-Chapter06-38.jpg

图13 框支结构示意图(条文说明)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6条的规定和条文说明指出:

6.1.6 框支层中,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表6.1.6的规定;超过时,应计入楼盖平面内变形的影响。

表6.1.6 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

978-7-111-45657-5-Chapter06-39.jpg(www.xing528.com)

6.1.6(条文说明) 楼、屋盖平面内的变形,将影响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在各抗侧力构件之间的分配。为使楼、屋盖具有传递水平地震剪力的刚度,从78规范起,就提出了不同烈度下抗震墙之间不同类型楼、屋盖的长宽比限值。超过该限值时,需考虑楼、屋盖平面内变形对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

10.2.16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 落地剪力墙的间距L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抗震设计时,L不宜大于3B和36m;

2)抗震设计时,当底部框支层为1~2层时,L不宜大于2B和24m;当底部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L不宜大于1.5B和20m;此处,B为落地墙之间楼盖的平均宽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