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确定屋面雨水设计流量的暴雨强度

如何确定屋面雨水设计流量的暴雨强度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6-1 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注:1.工业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重现期应由生产工艺、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如何确定屋面雨水设计流量的暴雨强度

降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其计算单位通常以m/min[或L/(s·ha)][1]表示。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降雨强度计算公式不同,一般可按式(6-1)计算:

978-7-111-52502-8-Chapter06-7.jpg

式中 q——设计降雨强度,L/(s·ha);

P——设计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min;

ACnb——当地的降雨参数,根据统计方法确定。

如当地无降雨强度公式时,可以根据当地雨量记录进行推算,或借用相邻地区的降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例如北京地区的设计降雨强度可按式(6-2)计算:

978-7-111-52502-8-Chapter06-8.jpg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中有两个参数,分别是:

(1)降雨历时t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

经实际观测,从屋面最远点经天沟、雨水斗和管道流至检查井的实际水流时间约为2~3min,但目前国内使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是按极限强度法选用十年以上资料5~120min的实际降雨记录推求的,所以建筑屋面、建筑物基地、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t,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按最小时段5min计算;

2)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

t=t1+Mt2 (6-3)

式中 t——降雨历时,min;(www.xing528.com)

t1——地面集流时间,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地表径流到雨水管渠入口的时间,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覆盖情况而定,一般可以选5~10min;

M——折减系数,小区支管和接户管取M=1;小区干管、暗管取M=2,明沟取M=1.2;

t2——排水管道内的雨水流行时间,min。

(2)设计重现期P 经一定长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等于或大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其单位通常以年表示,具体规定如下: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汇水区域性质﹑地形特点、气象特征等因素确定。下沉式广场地势低,一旦暴雨降临容易产生积水,则成水塘或者水池,殃及下沉式广场附属建筑和设施,因此应根据下沉式广场的结构构造、重要程度、短期积水可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等因素确定其重现期,重现期取较大值。一般建筑的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1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重要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如:医院的手术室、重要的通信设施、受潮时会发生有毒或可燃烟气物质的贮藏库、收藏杰出艺术品的楼宇等的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其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见表6-1。

6-1 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

978-7-111-52502-8-Chapter06-9.jpg

注:1.工业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重现期应由生产工艺、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2.下沉式广场设计重现期应由广场的构造、重要程度、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等因素确定。

(3)小时降雨厚度h5 由小时降雨强度换算而来,计算公式如下:

h5=36q5 (6-4)

式中 q5——当地降雨历时为5min时设计降雨强度,L/(s·ha);

h5——当地降雨历时为5min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h。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