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通风系统布置及风量分配不合理问题解析

全面通风系统布置及风量分配不合理问题解析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1.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的气体视为比空气轻,当其相对密度大于0.75时,视为比空气重。当有害气体分布均匀且其浓度符合卫生标准时,从有害气体与空气混合后与室内空气的相对密度的作用已不会构成分上下区域排风的理由。

全面通风系统布置及风量分配不合理问题解析

【规范规定】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5.3.11 当采用全面排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全面排风量的分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放散气体的密度比室内空气密度小,或虽比室内空气密度大但建筑内放散的显热全年均能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放散气体宜从房间上部区域排出。

2.当放散气体的密度比室内空气密度大,建筑内放散的显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宜从下部区域排出总排风量的2/3,上部区域排出总排风量的1/3,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

3.当人员活动区有害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的浓度未超过卫生标准,且混合后的气体的相对密度与空气相对密度接近时,可只设上部或下部区域排风。

注:1.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的气体视为比空气轻,当其相对密度大于0.75时,视为比空气重。

2.上、下部区域的排风量中,包括该区域内的局部排风量。

3.地面以上2m以下规定为下部区域。(www.xing528.com)

【解析】

采用全面排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把吸风口分别布置在室内温度最高、含湿量和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一是为了满足合理组织室内气流的要求,避免使含有大量余热、余湿或有害物质的空气流入没有或仅有少量余热、余湿或有害物质的区域;二是为了提高全面排风系统的效果,创造较好的劳动条件。因而考虑了有害气体的密度和室内热气流的诱导作用,所以把排风量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不同的排风量。

室内有害物浓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影响其分布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某种原因(如热气流或横向气流的影响等)造成含有有害物的空气流动或环流,即对流扩散。

(2)有害物分子本身的扩散运动,但在有对流的情况下其影响甚微。

对流扩散对有害物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没有对流的情况下,才会使一些密度较大的有害气体沉积在房间的下部区域;并使一些比较轻的气体,如汽油、醚等挥发物,由于蒸发而冷却周围空气也有下降的趋势。在有强烈热源的工业建筑内,即使密度较大的有害气体,如氯等,由于受稳定上升气流的影响,最大浓度也会出现在房间的上部。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只注意有害气体密度的大小(比空气轻或重),有时会得出浓度分布的不正确的结论。

当有害气体分布均匀且其浓度符合卫生标准时,从有害气体与空气混合后与室内空气的相对密度的作用已不会构成分上下区域排风的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