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解析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解析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保证防水卷材的产品质量和防水屋面的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柔性卷材防水屋面的大面积范围内发生渗漏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图12-10卷材防水屋面构造示例不上人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做法;上人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做法图12-11屋面防水构造部位图12-12卷材防水屋面泛水构造1.泛水构造泛水是指屋面与垂直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为防止水落口与屋面交接处发生渗漏,需将屋面卷材铺入水落口内50mm,水落口上还应安装铁箅,以防杂物落入造成堵塞。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解析

在保证防水卷材的产品质量和防水屋面的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柔性卷材防水屋面的大面积范围内发生渗漏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最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多在房屋构造的交接处,如屋面与垂直墙面交接处(包括女儿墙泛水和挑檐沟处)、屋面变形缝处、雨水口处、伸出屋面的烟囱、管道根部等部位,如图12-11所示。所有这些节点部位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位于卷材防水层的边缘部位,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发生渗漏,所以,节点防水设计是屋面防水设计的重点。

图12-10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示例

(a)不上人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做法;(b)上人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做法

图12-11 屋面防水构造部位

图12-12 卷材防水屋面泛水构造

1.泛水构造

泛水是指屋面与垂直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如女儿墙与屋面、烟囱与屋面、高低屋面之间的墙与屋面、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部位,均需做泛水处理,防止交接缝出现漏水。

泛水的构造要点与做法如图12-12所示:

(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其高度应不小于250mm。

(2)屋面与垂直墙面的结合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成圆弧(R=50~100mm)或45°斜面,以防止在粘贴卷材时因直角转弯而折断或不能铺实,然后再刷冷底子油铺贴卷材。为了增强泛水处的防水能力,应将泛水处的卷材与屋面卷材连续铺贴,并在该结合部位加铺一层油毡。

(3)油毡卷材粘贴在泛水墙面的收口处,极易脱口渗水,故应做好泛水上口收头固定。泛水在垂直面的收头应根据泛水高度和泛水墙体材料确定收头密封形式。

对于砖女儿墙,防水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也可在垂直墙体上留出通长凹槽,将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对钢筋混凝土墙,防水卷材的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如图12-13所示。

图12-13 卷材防水屋面泛水收口构造

(a)墙体为砖墙;(b)墙体为钢筋混凝土墙

2.檐口防水构造

柔性防水屋面的檐口防水构造有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挑檐沟及女儿墙檐口等。其防水构造的要点是做好卷材的收头,避免雨水渗入。

(1)无组织排水挑檐口防水构造。无组织排水挑檐口的收头处通常将防水卷材用水泥钉等固定在檐口板上,上面再用油膏嵌固,如图12-14所示。

图12-14 无组织排水檐口防水构造

(2)有组织排水挑檐口防水构造。有组织挑檐沟排水是将汇水檐沟设置于挑檐上,檐沟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挑檐沟构造的要点是:①檐沟加铺1~2层附加卷材;②沟内转角部位的找平层应做成45°斜面或圆弧形;③为了防止檐沟壁面上的卷材下滑,应做好收头处理,如图12-15所示。(www.xing528.com)

图12-15 有组织排水挑檐口防水构造

(a)檐沟在檐墙外侧;(b)檐沟在檐墙内侧

(3)有组织排水女儿墙檐口防水构造。有组织排水女儿墙檐沟根据檐口构造不同可设在女儿墙内侧或出挑在女儿墙外,在女儿墙的预留孔洞中安装水落口构件,使屋面雨水穿过女儿墙排至水落口或天沟。为防止水落口与屋面交接处发生渗漏,需将屋面卷材铺入水落口内50mm,水落口上还应安装铁箅,以防杂物落入造成堵塞。如图12-16、图12-17所示。

图12-16 檐沟设在女儿墙内侧的构造

图12-17 檐沟设在女儿墙外侧的构造

3.雨水口构造

雨水口是将屋面雨水排到雨水管的连通构件,应排水通畅,不易渗漏和堵塞。雨水口通常是定型产品,分为直管式和弯管式两类,如图12-18所示。直管式适用于中间天沟、挑檐沟和女儿墙内排水的水平雨水口;弯管式则适用于女儿墙的垂直雨水口。

图12-18 雨水口构造

(a)直管式雨水口;(b)弯管式雨水口

图12-19 屋面出入口构造

(a)无变形缝;(b)有变形缝

4.屋面出入口、检修孔防水构造

图12-20 屋面检修口构造

上人屋面在楼梯间需要设置上屋顶的出入口。通常在出入口处设挡水的门槛。一般将屋面防水层沿墙向上翻起至门槛踏步下,并覆以踏步盖板,踏步盖板伸出墙外约60mm,如图12-19所示。

不上人屋面需设屋面检修孔,检修孔四周的孔壁可用砖砌,也可以在现浇屋面板时一起浇筑而成,高度一般不小于250mm,其构造如图12-20所示。

5.屋面变形缝构造

屋面变形缝的构造处理原则是既要保证屋盖有自由变形的可能,又能防止雨水经由变形缝渗入室内。屋面变形缝构造详见第十五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