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箱集剩》:王贵德好诗整理本,清代著名古籍研究成果

《青箱集剩》:王贵德好诗整理本,清代著名古籍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贵德好诗能诗,生前所作,结集成帙,名为《青箱集》。至清嘉庆道光间,其第七世孙王维新[303]搜集整理、注释,辑成《青箱集剩》一书。[304]现存《青箱集剩》为民国抄本。《青箱集剩》整理本,今有1997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粤西十四家诗钞〉校评》本,另有2011年巴蜀书社出版《〈青箱集剩〉校注》,为《广西地方古籍整理研究丛书》之一种。清梁章钜辑《三管英灵集》,选录王贵德诗多达96首,可见其地位。

《青箱集剩》:王贵德好诗整理本,清代著名古籍研究成果

诗集。[明]王贵德著。有民国间抄本。

王贵德(1595—1652),字思本,号正源。广西容县人。出身封建文人世家。自幼聪颖过人,才思敏捷,“幼负异质,于书无不览”。[299]少年时,与同乡封良儒等人结社于容县都峤山,吟诗作对,时称“峤山五子”。[300]县志称其“质优学博”。[301]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历任各地学官、幕府等职20余年。崇祯间,升任湖广麻阳县(今湖南麻阳县)知县,颇有政绩。清顺治三年(1646年),即明隆武二年,明桂王朱由榔监国于广东肇庆,建年号为永历,广为延揽前明遗臣及抗清志士,起用王贵德,擢授监军佥事。[302]王贵德“勉效驰驱”,获桂王降敕褒奖。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于家中。

王贵德好诗能诗,生前所作,结集成帙,名为《青箱集》。“青箱”一词盖取其“世传家学”之意。诗集原为8册,分别是《公车》《燕京》《岗州》《叙州》《端州》《金堂》《麻阳》及《家居》。大多根据其宦游所经地方来命名。原藏于家中,后大多亡佚残缺。至清嘉庆道光间,其第七世孙王维新[303]搜集整理、注释,辑成《青箱集剩》一书。郑献甫在序中言,“其七世孙竹一学博,缉为前编二卷,后编二卷,补编一卷。前编以古今体编年,后编唯以五七律编体,盖已非当日手定原本矣”,“今此集得七世孙竹一学博详为之注,得八世孙望卿明经议授之梓”。[304]现存《青箱集剩》为民国抄本。抄本有三:其一为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陈柱于20世纪20年代辑编《粤西十四家诗钞》本,[305]《诗钞》原稿今藏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其二为20世纪40年代吕集义编《广西诗征丙编》时获览,付人录副存之,今藏广西桂林图书馆;其三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陈柱《粤西十四家诗钞》本录诗310余首。桂林图书馆藏本所录较前者多,计有360余首,该抄本书名页抄录有“道光己亥重订本、三一堂注本”字样,卷前有吕集义“识记”、郑献甫序,卷后有王维新撰《先大夫正源公述略》及苏时学、李守仁等人的题词,等等。《青箱集剩》整理本,今有1997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粤西十四家诗钞〉校评》本,另有2011年巴蜀书社出版《〈青箱集剩〉校注》(以桂林图书馆藏本为底本,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本为参校本),为《广西地方古籍整理研究丛书》之一种。(www.xing528.com)

王贵德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就数量上讲,最多的是写景之作。这类作品或写得细腻生动,或写得平实真切,一些作品则豪放飘逸,大气磅礴,有李白之风。他描写社会动乱和表现忧国忧民之情的诗作,数量也不少,真实地反映了明末清初时局混乱、国步艰难、民生凋敝的社会面貌,具有“诗史”的特征。生活于明末易代之际,大半生都在战火丧乱中度过,仕途坎坷,身世飘零,志不得申,故其诗多有抑郁之气。郑献甫在为其诗集所作的序中即云:“当明之末造,崇祯时,官既不能达;永明时,事又不可为……抑郁之气,危苦之心,每乘吟咏而露者。”[306]无论是自叹身世,感时怀古,还是写景叙事等作品,多意境悲凉,情感深沉,诗思起伏跌宕,尽抒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与伤时救世的抱负。陈柱先生评曰:“其诗多爱国忧时之感,抑郁危苦之志,时时溢于言表。”[307]王德明先生《广西古代诗词史》评曰:“王贵德这类描写社会动乱和表现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沉郁而忧伤,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均与杜诗有类似之处,有的甚至达到了神情毕肖的程度。”[308]

总之,王贵德的诗歌“自具炉锤,无‘竟陵’‘公安’之习气”,[309]直面现实,感情真挚。既有豪放飘逸之篇,又有沉郁顿挫之章,艺术风格既似李白,又近杜甫。在明代广西诗坛上,王贵德称得上存世作品较多的一位,也是成就较高的一位。清梁章钜辑《三管英灵集》,选录王贵德诗多达96首,可见其地位。吕集义先生评曰:“朱明一代,吾桂诗人,容州王正源先生实为巨擘。”[3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