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厕浴间节点构造: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技巧

厕浴间节点构造: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技巧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管根部防水做法图2.2厕浴间墙地面交接处构造做法厕浴间管根防水做法见图2.3。图2.7厕浴间、厨房间排水管道构造示意图1—水泥砂浆保护层;2—涂膜防水层;3—水泥砂浆找平层;4—楼板5—穿楼板管道;6—补偿收缩嵌缝砂浆;7—“L”形橡胶膨胀止水条

厕浴间节点构造: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技巧

1)墙地面交接处防水做法

厕浴间防水层的阴、阳角及管根部位是渗漏的多发地带,所以实际施工中必须在这些部位增设附加层。 附加层可以用聚乙烯丙纶卷材剪开后粘贴形成,也可以用其他防水涂料做附加层。 附加层的尺寸为墙面与楼地面交接处、平面宽度与立面高度均不应小于100 mm,以确保防水层质量。 墙地面交接处附加增强做法见图2.2。

2)管根部防水做法

图2.2 厕浴间墙地面交接处构造做法

厕浴间管根防水做法见图2.3。 在管根与混凝土之间预留凹槽(深10 mm、宽10 mm),凹槽内应嵌填密封膏,然后再施工防水涂料。 如果在防水施工前未做凹槽嵌缝处理,则应凿缝嵌止水条并用防水堵漏宝封堵后再涂刷防水涂料。

穿过楼板的套管,在管体的黏结高度不应小于20 mm,平面宽度不应小于150 mm,见图2.4。

图2.3 厕浴间管根处构造做法

图2.4 穿楼板管道防水做法

1—结构楼板;2—找平找坡层;3—防水套管;4—穿楼板管道;5—阻燃密实材料;6—止水环;7—附加防水层;8—高分子密封材料;9—背衬材料;10—防水层;11—地面砖及结合层

3)地漏处防水做法

图2.5 室内地漏防水构造

1—地漏盖板;2—密封材料;3—附加层;4—防水层;5—地面砖及结合层;6—水泥砂浆找平层;7—地漏;8—混凝土楼板(www.xing528.com)

①一般在楼板上预留管孔,然后再安装地漏。 地漏立管安装固定后,将管孔四周混凝土松动石子清除干净,浇水湿润,然后板底支模板,灌1 ∶3水泥砂浆或C20 细石混凝土,捣实、堵严、抹平。 细石混凝土宜掺微膨胀剂

②厕浴间垫层向地漏处找1%~3%坡度,垫层厚度小于30 mm 时用水泥混合砂浆;大于30 mm时用水泥炉渣材料或用C20 细石混凝土一次找坡、找平、抹光。

③地漏上口四周用20 mm×20 mm 密封材料封严,上面做涂膜防水层。

④地漏与地面混凝土间应留置凹槽,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 地漏四周应设置加强防水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150 mm。 防水层在地漏收头处,应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见图2.5。

厕浴间地漏处防水做法见图2.6。

图2.6 厕浴间地漏构造做法

4)穿楼板管道设置

①穿楼板管道一般包括热水管、暖气管、污水管、燃气管、排水管等,一般均在楼板上预留管孔或采用手持式薄壁钻机钻孔成型,然后再安装立管。 管孔一般比立管外径大40 mm以上。 如为热水管、暖气管、燃气管时,需在管外加设钢套管,套管上口应高出地面20 mm,下口与板底齐平,留管缝2~5 mm。

②一般来说,穿楼板管道应临近墙边安设,单面临墙的管道离墙净距不应小于50 mm;双面临墙的管道一面不应小于50 mm,另一面不应小于80 mm,见图2.7。

③管道与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60 mm,穿楼板管道应设置止水套管或其他止水措施,套管直径应比管道大1~2 级标准,套管高度应高出装饰地面20 ~50 mm。 套管与管道间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上口应留10~20 mm 凹槽嵌入高分子弹性密封材料。

图2.7 厕浴间、厨房间排水管道构造示意图

1—水泥砂浆保护层;2—涂膜防水层;3—水泥砂浆找平层;4—楼板5—穿楼板管道;6—补偿收缩嵌缝砂浆;7—“L”形橡胶膨胀止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