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人音乐心理学研究成果: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

感人音乐心理学研究成果: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半音阶”的各音程相距较近,有类哭泣凄楚之声。(二)以节奏的徐疾表情感大凡人类情感热烈的时候,动作、言语快;和缓的时候,慢。所以作曲家也利用节奏的快慢来表示情感的激烈与和平。高音表热烈的情感,低音表沉郁的情感。我们如其能知作曲家的生平、性格及其所以作此曲之理由,那么我们于他的作品,当可以有较深的欣赏。譬如Beethoven的5th Symphony是30岁至35岁间的作品。

感人音乐心理学研究成果: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

音乐的表情法与文字不同,前面已经讲过。要是有人希望音乐能同文字一样表情,那就大错特错。诗要写悲,它可明明白白说出悲字来。音乐却不能,音乐只可引我们入悲,而不能告诉我们悲。这一点我们必须认得清楚。音乐可以感动人,当无异议;而有的音乐表的情是很明显,也当无疑问。假使我在留声机上开Beethoven Eroica Symphony的第二段“Marcia Funebre”同他9th Symphony的第四段“Hymn to Joy”,一哀一乐,不待我说明,诸君想自能辨别。再譬如Schubert的“Death and the Maiden”及“Wither?”两歌,一是沉郁幽闷,一是逍遥自在,尤是明显易闻的。

作曲家表情的法子很多,试举几个最要者如下:

(一)以调性表情感 西洋音乐应用之音阶,最普通者有两种:“大音阶”(Major Scale)与“小音阶”(Minor Scale)。大抵“大音阶”是雄沉而响亮,“小音阶”抑郁而幽暗。所以一首愉快的舞曲或雄健的军乐,以“大音阶”为宜,丧乐与愁闷的歌曲以“小音阶”为宜,这两种音阶外尚有一种“半音阶”(Chromatic Scale),作曲家每用它来描写深刻的苦痛。因为“半音阶”的各音程相距较近,有类哭泣凄楚之声。

(二)以节奏的徐疾表情感 大凡人类情感热烈的时候,动作、言语快;和缓的时候,慢。所以作曲家也利用节奏的快慢来表示情感的激烈与和平

(三)以句的长短表情感 和平的时候,我们的言语宛转;奋发的时候,我们的言语短促。所以表爱情和其他和缓的情感,作曲家用长而宛转的乐句;表急怒等等的情感,那么用断而短的乐句。

(四)以音的强弱表情感 一个人诉爱情的时候决不会大声疾呼的,而愤怒的时候更不会低言耳语。所以强的音表激烈的情感,弱的音表和平的情感。

(五)以音的高低表情感 这个与上面一样道理。高音表热烈的情感,低音表沉郁的情感。(www.xing528.com)

(六)以和声协和不协和表情感 譬如争执、奋斗用不协和的和声;和平、静默用协和的和声。

(七)以音色的配合表情感 在管弦合奏乐中,表示宗教意味常用伸缩喇叭(Trombone)合奏,因为它的声音很像教堂中的大风琴。表示田舍风趣,都用大小洋管(Oboe and English horn),因为它们很像牧童的管。此外如Harp的授意天堂,Trumpet之示战争,尤是脍炙人口。

以上所说的,当然仅就最普通的而论,例外自然很多的。

作曲家作一曲,必定有所感于心故发为音。同时在他作品中,他必定无意中将自己的个性和盘托出。我们如其能知作曲家的生平、性格及其所以作此曲之理由,那么我们于他的作品,当可以有较深的欣赏。譬如Beethoven的5th Symphony是30岁至35岁间的作品。当那时候,他渐渐觉得他的耳朵变聋了。在音乐家这是何等不幸的事!同时他感觉自己生活中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他虽自叹命舛,可是并不为此而气馁,百折不挠,毅然奋斗,5th Symphony的起句:

例一

乃描写“命运来敲他的门”。Wagner因为爱情失败,为“Tristan and Isolda”爱情大悲剧。他说:“我生平实在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快乐,所以我有意思为这个歌剧,来替我自己爱情的梦幻留个纪念碑。”我们知道了这些事,再去听音乐,自然别饶兴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