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与战国时代:江湖中的相遇

庄子与战国时代:江湖中的相遇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冉担心连横伐齐一旦失败,齐湣王可能收回定陶,于是反对:“大王如果采纳三帝之策,赵惠文王受制于反对称帝的奉阳君,燕昭王听命于反对称帝的苏秦,必定不会响应。齐灭宋后,气势正盛,大王暂时不宜连横伐齐。”燕昭王牢记苏秦秘嘱,拒绝加入连横伐齐。赵惠文王听从苏秦,立刻罢免李兑,驱逐李兑死党韩徐为,宣布退出连横伐齐。燕昭王按照苏秦所定方略,假装驱逐乐毅至赵。

庄子与战国时代:江湖中的相遇

前285年,岁在丙子。庄殁一年。

周赧王三十年。秦昭王二十二年。楚顷襄王十四年。魏昭王十一年。韩釐王十一年。赵惠文王十四年。齐湣王十六年。燕昭王二十七年。鲁湣公十八年。卫嗣君三十年。

苏秦派遣盛庆返燕,通报燕昭王:“齐湣王伐灭宋国,占领宋国所侵的楚地淮北,兼并泗上十二诸侯、吴越九夷之地,齐国疆域已达原先三倍。一个齐国,燕国尚且不能抵御,三个齐国,燕国更难抵御。然而智者谋事,善于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当年勾践先败于吴,然后灭吴称霸,正是如此。大王想要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必须继续尊齐为霸。秦昭王不甘心居于齐湣王之下,必将策动诸侯连横伐齐。大王不妨派人劝说秦昭王:‘秦称西帝,赵称中帝,燕称北帝,就能策动诸侯连横伐齐,迫使齐湣王让宋复国,把淮北还给楚国。’三年前秦昭王被迫撤消西帝之号,乃是刺心之痛。大王投其所好,秦昭王必将策动诸侯连横伐齐。奉阳君没能得到定陶、蒙邑,孟尝君没能得到薛邑、平陵,必将劝说赵惠文王、魏昭王响应秦昭王。不过诸侯连横伐齐之初,大王不可公开叛齐,必须等待齐师疲弊之后,再予最后一击。”

燕昭王大喜,召见乐毅:“武安君建议寡人明尊齐湣王为霸主,暗尊秦昭王为西帝,策动诸侯连横伐齐。先生以为如何?”

乐毅说:“齐国久霸中原,地广人众,国富兵强,大王难以独攻。武安君之策甚佳!”

燕昭王于是派遣赵嚪使秦,郑重嘱咐:“你以私人身份至秦,劝说秦昭王策动诸侯连横伐齐。不可泄露是奉寡人之命。”

赵嚪从燕至秦,晋见秦昭王:“齐湣王伐灭与秦结盟的宋国,大王若不伐齐存宋,今后诸侯必将不愿与秦结盟。秦、齐远隔,大王不便单独伐齐,不如策动山东诸侯连横伐齐,诸侯必将响应!”

秦昭王问:“山东诸侯无不敌视秦国,为何响应寡人?”

赵嚪说:“齐湣王伐宋三年,不仅师疲国贫,而且得罪天下诸侯。齐湣王灭宋之前,把定陶、蒙邑预封给奉阳君,又把薛邑、平陵预封给孟尝君,诱使他们支持齐国伐宋。然而齐湣王灭宋之后,竟然食言,奉阳君、孟尝君均被激怒。赵惠文王听命于奉阳君,魏昭王听命于孟尝君,赵、魏必将响应大王。韩釐王与魏结盟,燕昭王与赵结盟,韩、燕也必随之响应大王。楚国淮北被宋康王攻取,如今归于齐国,楚顷襄王也必响应大王。”

秦昭王说:“魏、韩、楚皆弱,赵惠文王未必听命于奉阳君,燕昭王又听命于苏秦而亲齐。”

赵嚪说:“大王只要进号西帝,邀请赵惠文王进号中帝,邀请燕昭王进号北帝,就能确保赵、燕响应。秦、赵率领魏、韩、楚正面伐齐,燕军背后袭齐,齐国必破!”

秦昭王大为心动,转问魏冉:“相国以为如何?”

魏冉担心连横伐齐一旦失败,齐湣王可能收回定陶,于是反对:“大王如果采纳三帝之策,赵惠文王受制于反对称帝的奉阳君,燕昭王听命于反对称帝的苏秦,必定不会响应。齐灭宋后,气势正盛,大王暂时不宜连横伐齐。”

秦昭王既听从魏冉,不取三帝之策,又听从赵嚪,决意连横伐齐,遂遣使通报天下诸侯:“齐湣王与寡人四次结盟,四次欺骗寡人,三次挑起诸侯合纵伐秦,如今又伐灭与秦结盟的宋国,罪大恶极!寡人发誓:有齐无秦,有秦无齐!”

秦昭王亲往泾阳君的封地宛邑(今河南南阳)会见楚顷襄王,邀约加入连横伐齐。

楚顷襄王拒绝。

秦昭王又亲往赵地中阳(今山西吕梁)会见赵惠文王,邀约加入连横伐齐。

赵惠文王拒绝。

长驻大梁的秦使起贾,奉秦昭王之命,邀约魏昭王加入连横伐齐。

孟尝君大悦,劝说魏昭王:“赵相奉阳君、赵将韩徐为,全都愿意伐齐。秦、赵两强共同伐齐,必能破齐。大王应该加入伐齐!”

魏昭王不听:“奉阳君、韩徐为固然愿意伐齐,赵惠文王未必愿意伐齐。魏国西有秦祸,东有齐患,唯有依靠赵国,才能抵御秦、齐威胁。寡人愿与赵惠文王同进退!”

孟尝君于是亲自使赵,与李兑、韩徐为一起劝说赵惠文王加入连横伐齐。

赵惠文王二十五岁,亲政已经六年,仍然受制于李兑,被迫同意加入连横伐齐。

孟尝君又亲自使燕,晋见燕昭王:“大王对于齐宣王破燕杀父,忍辱负重。对于齐湣王诛杀张魁,表示感谢。对于力主伐齐的忠臣田代、孙去疾,罢黜诛杀。大王如此忍耻事齐,乃是畏惧齐国强大。如今秦昭王策动诸侯连横伐齐,赵惠文王已经响应。大王追随秦、赵两强,必能报仇雪耻。”

燕昭王牢记苏秦秘嘱,拒绝加入连横伐齐。

齐湣王急召苏秦:“秦昭王策动诸侯连横伐齐,奉阳君已经说服赵惠文王加入,孟尝君已经说服魏昭王加入,如今又去劝说燕昭王加入。寡人十分忧虑!”

苏秦说:“燕昭王忠于大王,大王不必忧虑!秦国太远,魏国太弱,同样不足为虑!赵国强大,与齐相邻,才是可虑之事。但是奉阳君固然愿意伐齐,赵惠文王未必愿意伐齐。赵惠文王亲政六年,必对奉阳君不肯归政极度不满。我只要修书一封,必能说服赵惠文王退出连横伐齐。”

齐湣王仍然忧心忡忡。(www.xing528.com)

苏秦派遣公孙弘使赵,致信赵惠文王:“个别赵国大臣鼓动大王亲秦敌齐,我劝大王切勿听从!秦昭王意在伐灭韩国,吞并二周,才以瓜分齐地为诱饵,引诱中原诸侯加入伐齐。天下有识之士无不明白,秦国一旦灭韩吞周,必将灭魏,祸将及赵。况且天下固有处势虽异,所患相同者。三年前秦、齐相约称帝伐赵,诸侯伐赵之兵已在途中,齐湣王却与大王会于阿邑,相约伐秦去帝,于是秦昭王被迫听命,撤销帝号,把温邑、轵邑、高平还给魏国,把王公、符逾还给赵国。此事天下无人不知!齐国如此厚待赵国,假如大王反而联秦伐齐,将来哪个诸侯还敢厚待赵国?大王只有同样厚待齐国,天下诸侯才会认为大王深明大义,敬畏并且听命大王。但愿大王听我良言,三思后行,不要被个别大臣蛊惑!”

赵惠文王听从苏秦,立刻罢免李兑,驱逐李兑死党韩徐为,宣布退出连横伐齐。

公孙弘返齐复命。

齐湣王大悦。

苏秦说:“大王如果仍不放心燕昭王,我再返燕一趟。”

随即往燕,与燕昭王商定破齐方略

燕昭王按照苏秦所定方略,假装驱逐乐毅至赵。

赵惠文王大喜,任命乐毅为相,廉颇为将。

苏秦返齐复命:“我告诉燕昭王:‘孟尝君谎称赵国加入连横伐齐,其实仅是奉阳君、韩徐为愿意伐齐。赵惠文王已经听我之言,罢免了奉阳君,驱逐了韩徐为,大王不要被孟尝君欺骗!’燕昭王向我保证,决不加入伐齐,又罢免了主张伐齐的乐毅,驱逐归赵。如今仅剩秦、魏决意伐齐,大王只要派遣苏厉使魏,劝说魏昭王罢免孟尝君,退出伐齐,秦昭王策动的连横伐齐即告失败。”

齐湣王大喜,即命苏厉使魏。

苏厉至魏,晋见魏昭王:“齐湣王灭宋,跃居天下最强,赵、燕、韩、楚都不敢加入伐齐。秦、齐远隔,大王如果单独助秦伐齐,齐湣王必将报复魏国。大王不如罢免孟尝君,退出伐齐。”

魏昭王说:“寡人既不响应伐齐,也不罢免孟尝君,听凭秦、齐相攻。”

苏厉又拜见长驻大梁的秦使起贾:“秦昭王策动诸侯连横伐齐,诸侯时而响应,时而退出,乃因各怀私心。魏昭王一向不愿伐齐,勉强听从孟尝君,必将消极观望。如今乐毅兼相燕、赵,燕、赵一心,都已退出连横伐齐。先生的上策,乃是劝说秦昭王放弃伐齐,听凭孟尝君率领魏军伐齐。因为齐、秦交战,唯有魏国得利,只有听凭齐、魏交战,秦国才能得利。齐、魏两败俱伤,魏昭王必将听命秦国,罢免孟尝君。我二哥武安君苏秦,为了避免齐湣王责怪,只想免祸存身,希望先生劝说秦昭王放弃伐齐,至少不再鼓动魏昭王加入伐齐。先生若能如此,一定重谢先生!”

起贾说:“我只是御史大夫,人微言轻,怎能说服秦昭王改变决策?”

苏厉返齐复命:“魏昭王也已退出伐齐,中原诸侯无一响应秦昭王。”

齐湣王大悦,怒于秦昭王策动连横伐齐,再次罢免亲秦的韩珉,让苏秦复相。

苏秦台前幕后的两套动作,导致秦昭王策动的连横伐齐,诸侯时而响应,时而退出,迷雾重重,纷扰不休。

秦昭王失去耐心,决定单独伐齐。由于魏冉反对伐齐,于是不用白起,任命蒙骜为伐齐主将。

蒙骜出身农民,凭借斩首计功,成为白起之后从步卒升至主将的第二人。感恩图报,身先士卒,一举攻取了齐国河东九县。

乐毅献策赵惠文王:“齐湣王野心极大,灭宋以后,必将伐赵。大王西有秦祸,东有齐患,唯有利用秦、齐相攻,首先借秦破齐,然后率领诸侯破秦,才能避免两面受敌。燕昭王为报齐宣王破燕杀父之仇,一直假装亲齐,齐湣王已经撤空了齐、燕边境的驻军。如今齐湣王只防西境,不防北境。燕昭王为助大王破齐,假装把我免相,命我至赵,劝说大王助秦伐齐。一旦齐军全部开赴西境,燕军就会袭击齐国北境,必可破齐。”

赵惠文王大喜,命令乐毅率领赵军助秦伐齐,攻取了灵丘(今山东高唐南)。

齐湣王大惑不解:“赵惠文王已经罢免奉阳君,驱逐韩徐为,为何又命乐毅伐齐?”

苏秦说:“乐毅在赵惠文王继位以前,相赵多年,辅佐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伐灭中山,屡立大功,在赵根基深厚。奉阳君饿杀主父以后,乐毅离赵相魏。孟尝君失薛相魏以后,乐毅又离魏仕燕。我是燕国上卿,乐毅是燕国亚卿,位居我下,所以燕昭王一直听我之言忠于大王,不听乐毅之言。如今秦昭王策动伐齐,乐毅劝说燕昭王响应,被燕昭王驱逐奔赵。恰巧赵惠文王听我之言罢免李兑,于是又命乐毅相赵,希望借助乐毅在赵的威望,肃清李兑党羽。赵惠文王仅有二十五岁,已经听任奉阳君专权十一年,所以无法阻止乐毅擅自伐齐。好在如今仅有秦、赵两国伐齐,齐国如此强大,大王如此贤明,只要击败暴秦强赵,就能一统天下!”

齐湣王感叹:“寡人远远不如齐桓公贤明,先生远比管仲贤明,必能挫败一切来犯之敌!”

庄殁一年,蔺且反复阅读庄子遗著,不断加深理解。

鉴于庄子遗著支离其言,晦藏其旨,后人很难理解,蔺且撰写了五篇释庄之文:《寓言》、《山木》、《达生》、《至乐》、《曹商》。

蔺且师从庄子半生,亲见亲闻许多庄子言行,以及庄子、惠施对话,一部分著录于五篇释庄之文,大部分记录于零散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