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片机应用技术:发展概况

单片机应用技术:发展概况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片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产品种类已十分丰富。纵观整个单片机技术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现在,MCS-51已成为公认的单片机经典机种。因此,“微控制器”的称谓更能反应单片机的本质。虽然16位及32位的单片机已经出现,但目前各应用领域大量需要的仍是8位单片机,因此各厂商纷纷推出高性能、大容量、多功能的新型8位单片机。

单片机应用技术:发展概况

单片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产品种类已十分丰富。纵观整个单片机技术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1.单片机形成阶段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系列单片机。此系列基本型产品在片内集成有:

·8位CPU;

·1KB程序存储器(ROM);

·64B数据存储器(RAM);

·27根I/O线和1个8位定时/计数器;

·2个中断源。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单个芯片内完成了CPU、存储器、I/O接口、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时钟等部件的集成,但存储器容量较小,寻址范围小(不大于4K),无串行接口,指令系统功能也不强。

2.性能完善提高阶段

1980年,Intel公司推出MCS-51系列单片机。此系列基本型产品在片内集成有:

·8位CPU;

·4KB程序存储器(ROM);(www.xing528.com)

·128B数据存储器(RAM);

·4个8位并行接口、1个全双工串行接口和2个16位定时/计数器。寻址范围为64K,并集成有控制功能较强的布尔处理器以完成位处理功能;

·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结构体系已较为完善,性能大大提升,面向控制的特点进一步突出。现在,MCS-51已成为公认的单片机经典机种。

3.微控制器化阶段

1982年,Intel公司推出MCS-96系列单片机。此系列单片机在芯片内集成有:

·16位CPU;

·8KB程序存储器(ROM);

·256B数据存储器(RAM);

·5个8位并行接口、1个全双工串行接口和2个16位定时/计数器。寻址范围最大为64K。片上还有8路10位ADC、1路PWM(D/A)输出及高速I/O部件等。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片内面向测控系统的外围电路增强,使单片机可以方便灵活地应用于复杂的自动测控系统及设备中。因此,“微控制器”的称谓更能反应单片机的本质。

虽然16位及32位的单片机已经出现,但目前各应用领域大量需要的仍是8位单片机,因此各厂商纷纷推出高性能、大容量、多功能的新型8位单片机。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发展,但由于MCS-51系列8位单片机仍能满足绝大多数应用领域的需要,可以肯定,以MCS-51系列为主的8位单片机在当前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单片机应用的主导地位,所以本书以MCS-51单片机为对象,介绍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与接口方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