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的性质:体积变化与水化为蒸汽的过程

水的性质:体积变化与水化为蒸汽的过程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方,往这只白铁筒里倒约莫5厘米高的水进去,等会儿我们即可看出,水化为蒸汽后,体积上究竟有怎样的不同。利用白铁筒在火上加热的这段空隙时间,让我们来谈谈水结成冰的问题。如果刚才把盖子盖紧了,还是继续加热的话,白铁筒就会胀破;可是当蒸汽还原成水的时候,由于蒸汽冷凝使白铁筒内出现真空现象,所以就瘪了进去(图)。

水的性质:体积变化与水化为蒸汽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说明可燃物燃烧时产生水的奇妙过程,首先我必须告诉大家,水是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存在的。虽然你们对水的各种状态可能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我认为还需要略加解释,以便大家更清楚地看出,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也好,从河流或海洋里取来的水也好,尽管它神通广大,千变万化,实质上却毫无区别,完全一样。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水在最冷的情况下便呈现为冰。以科学研究的眼光来看,我们说水,不论它呈固体、液体或气体状态,在化学性质上都是一样的水,都是由两种物质化合而成的东西。这两种物质,有一种我们已经在蜡烛的燃烧中找到了,另一种,我们将在别处发现。最近天气比较冷,我们有很多绝好的机会,看到水是能够变为冰的,而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冰又恢复原状融化为水,等温度升至一定高度时,水又会以蒸汽的姿态出现。这会儿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密度最大、分量最重的水[2],虽然它能在重力、状态和其他许多性质上发生一些变化,但变来变去,水总归是水;同时,不论是用冷却法使它凝结成冰,或是用加热法把它化为蒸汽,它的体积都会膨胀扩大,有所增加。结成了冰,它就与众不同,强硬无比,化为蒸汽以后,它又变得庞大异常,奇妙透顶了。比方,往这只白铁筒里倒约莫5厘米高的水进去,等会儿我们即可看出,水化为蒸汽后,体积上究竟有怎样的不同。

利用白铁筒在火上加热的这段空隙时间,让我们来谈谈水结成冰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盐与碎冰的混合物把水冻成冰,从而也能看出,通过这种变化,水将扩张成为一种体积较大的物体。这些罐子都是用铸铁制成的,估计有1/12厘米厚,非常坚固。我已经在这些铁罐里装好了水,而且装得非常小心,里面所有的空气全给排了出来,罐盖也拧得死紧,一点不会漏气。如果使这些铁罐里的水冻结起来,我们就会看到,铁罐将无法容纳结成的冰,内部的膨胀会使它裂碎。请看这几块碎铁片,就是由跟这一模一样的铁罐破裂而成的,待会儿我还要取两只这样的铁罐,放进盐和碎冰的混合物,好让大家亲眼看看,水结成冰以后在体积上发生的这种离奇的变化。

同时,请大家注意水在加热时所发生的变化—它逐渐地不再保持原有的液体状态了。这只玻璃瓶的瓶口上盖着一块表面玻璃,瓶里的水正在沸腾,你们发觉出了什么事没有?吧嗒、吧嗒、吧嗒,瓶口上的小玻璃盖像扇活门似的在那儿响个不停,因为从沸水中冒出来的水蒸气要夺路而出,所以弄得小气门上下跳动、吧嗒作响。大家很容易看出,玻璃瓶里这时已经充满了水蒸气,要不,它们也不会这样穷凶极恶往外硬冲了。大家再看,这些水蒸气在体积上要比水大得多,它一面拼命往瓶外冲,同时又一次一次地充满了整个玻璃瓶;可是,瓶内水的体积却看不出有多大变动,这说明水化为蒸汽后在体积上的变化是极大的。

现在,我已经把装有水的铁罐罐,放进了这种冰冻的混合物里,我们且来看它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家瞧,铁罐里的水和外面容器中的冰,是互不侵犯毫无联系的,然而,它们之间却可以传热。假如实验进行得很顺利,那么不消多久,当铁罐及其含有物冷却到一定程度,当这只或那只铁罐爆裂的时候,我们马上可以听到啪的一声巨响,这时候,如果再把铁罐检查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里面尽是大块大块的冰,因为冰的体积比水大,铁罐太小,无法容纳,所以被冰胀破了。大家都很清楚,冰是浮在水面上的,要是哪个孩子打冰窟窿中掉进了水里,他就会想办法爬到冰上,让冰把他浮起来。你们琢磨琢磨这个道理看,为什么冰会往上浮?很简单,因为冰的体积比产生它的水来得大,所以它的密度就比水小。

我们再回过头来谈热力对水所起的作用问题。瞧这只白铁筒在冒热气呀(图㉓)!可以看出,要不是白铁筒里已经充满了蒸汽,它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热气往外冒。同时,我们既然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把水化为蒸汽,那我们也能通过冷却法,使蒸汽还原为液体状态的水。假如我们取只玻璃杯,或者不管什么样冷的物件,往这股蒸汽上面一放,瞧,它立即变得湿漉漉的,蒙上了一层水;只要玻璃杯保持冷却状态,便一直可以发挥这样的冷凝作用。你们看这些顺着杯子往下直淌的水,就是这种冷凝作用的结果。我还可以给大家做一种实验,来说明水从气体状态回复到液体状态的冷凝过程,如同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气体,冷凝在小碗底上,恢复了水的状态一样。

图㉓(www.xing528.com)

为了让大家真实而又全面地看到这些变化,我把这只装满蒸汽的白铁筒紧紧盖起来,假如我们往它身上浇冷水,叫里面的蒸汽恢复液体状态,你们看白铁筒怎么样,它马上瘪掉了。如果刚才把盖子盖紧了,还是继续加热的话,白铁筒就会胀破;可是当蒸汽还原成水的时候,由于蒸汽冷凝使白铁筒内出现真空现象,所以就瘪了进去(图㉔)。我做这些实验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大家看出,上面发生的种种变化,都没能使水有任何根本的改变;因此,白铁筒只好让步,浇冷水的时候,朝里瘪,继续加热时,往外鼓。

图㉔

大家想过没有,水化为蒸汽以后,它的体积到底有多大?图㉕画着两个立方体,一个是立方米,一个是立方厘米[3],而1立方厘米的水,足足可以膨胀成1立方米的蒸汽,反过来,应用冷却法,又能使l立方米的蒸汽,还原为1立方厘米的水(这时候,一只铁罐爆裂了)。嘿!我们的一只铁罐炸裂了!瞧,铁罐有一边裂了道1/8厘米宽的口子(说到这里,另一只铁罐也啪的一声裂了开来,弄得冰和盐的混合物四处飞溅)。好,又炸破了一只!你们看,尽管铁罐有1/3厘米厚,可它还是叫冰给炸开了。这样的变化在水里是经常发生的,而且不需要借助人力。我们在这儿用了一点点冻结性的混合物,也只是因为要在铁罐周围,造成个小小的冰冻世界,代替那漫长的严寒季节。要是到了加拿大,到了英国北部,你就会发现,这些冻结性的混合物在此地所干的事情,那边的室外温度也照样可以干得出来。

图㉕

懂得了这些道理,往后不管水发生什么变化,也休想瞒得过我们了。水,无论在哪儿,汪洋大海里的也好,蜡烛烧成的也好,到处都是一样的。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了,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是打哪儿来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跳开一小段,先给大家提个头儿,以后再按部就班详细谈。很明显,蜡烛烧成的水是打蜡烛那儿来的,但这是不是说,它事先就藏在蜡烛里的呢?不,它并不藏在蜡烛里,也不躲在蜡烛周围的为它燃烧时不可缺少的空气里,两者当中都没有,而是产生于它们共同的反应之中,一部分来自蜡烛,一部分来自空气。这一点,我们还得继续往下追索,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明白,桌上点的蜡烛究竟经过了哪些化学变化。我们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呢?就我自己说来,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可是,我要求大家从对我谈过的一些原理的理解中,来认识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