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NFC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NFC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NFC的工作原理:近场通信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模式。NFC的工作模式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类型:接触、完成。将两台支持NFC的设备链接,即可进行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例如下载音乐、交换图像或同步处理通信录等。NFC设备可能提供不止一种功能,消费者可以探索了解设备的功能,找出NFC设备潜在的功能与服务。例如,两个有NFC功能的手机在相互靠近时,可以交换手机中的数据。随堂练习1.蓝牙,ZigBee,NFC都有哪些特点?

NFC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场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4cm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kbit/s、212kbit/s和424kbit/s三种。

近场通信技术从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近场通信的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0~1m,但近场通信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具有成本低、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NFC的工作原理:近场通信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模式。在被动模式下,发起近场通信的设备,也称为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RF-field)。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目的设备。目的设备又称为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技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主设备。在主动模式下,主设备和从设备都要产生自己的射频场,以进行通信。

NFC的工作模式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1)接触、完成。诸如在门禁管制或交通、活动检票之类的应用中,用户只需将储存有票证或门禁代码的设备靠近阅读器即可。还可用于简单的数据撷取应用,例如从海报上的智能标签读取网址。

(2)接触、确认。移动付费之类的应用,用户必须输入密码确认交易,或者仅接受交易。

(3)接触、连接。将两台支持NFC的设备链接,即可进行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例如下载音乐、交换图像或同步处理通信录等。

(4)接触、探索。NFC设备可能提供不止一种功能,消费者可以探索了解设备的功能,找出NFC设备潜在的功能与服务。(www.xing528.com)

NFC在使用中,有三种应用方式:

(1)仿卡模式:在该模式中,近场通信设备(如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可以作为信用卡借记卡、标识卡或门票使用。仿卡模式可以实现“移动钱包”功能。

(2)读卡器模式:在该模式中,近场通信设备可以读取带有NFC芯片的标签,类似条形码的扫描。也可以将数据写入这种标签。

(3)P2P模式(点对点模式):在P2P模式中,近场通信设备之间可以交换信息。例如,两个有NFC功能的手机在相互靠近时,可以交换手机中的数据。这种模式下,数据传输的连接建立快、传输速度快、功耗低。

随堂练习

1.蓝牙,ZigBee,NFC都有哪些特点?

2.蓝牙,ZigBee,NFC都适用于什么场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