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子网掩码配置实战-计算机网络技术

子网掩码配置实战-计算机网络技术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步骤:步骤1: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步骤4:将A的子网掩码改为255.255.255.0,其他设置保持不变。提示:A计算机将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得到10.2.3.0,和自己不在同一网段,则A计算机必须将该IP分组首先发向缺省网关。

子网掩码配置实战-计算机网络技术

任务目的:

(1)理解子网掩码的格式和作用;

(2)熟悉IP地址的结构和类型;

(3)熟悉arp命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任务内容:通过arp命令和Ping命令检测网络的连通情况。

任务环境:计算机两台、Windows xp/7操作系统。

任务步骤:

步骤1: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

A计算机:10.2.2.2,255.255.254.0;B计算机:10.2.3.3,255.255.254.0。两台计算机均不设置缺省网关。

步骤2:用“arp -d”命令清除两台计算机上的ARP表,然后在A计算机与B计算机上分别用Ping命令与对方通信,观察并记录结果,并分析原因。

步骤3: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执行“arp -a”命令,观察并记录结果,并分析原因。(www.xing528.com)

提示:由于计算机将各自通信目标的IP地址与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后,发现目标计算机与自己均位于同一网段(10.2.2.0),因此通过ARP协议获得对方的MAC地址,从而实现在同一网段内网络设备间的双向通信。

步骤4:将A的子网掩码改为255.255.255.0,其他设置保持不变。

步骤5: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执行“arp -d”命令清除两台计算机上的ARP表,然后在A计算机上Ping B计算机,观察并记录结果。

步骤6: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执行“arp -a”命令,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原因。

提示:A计算机将目标设备的IP地址(10.2.3.3)和自己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相“与”得到10.2.3.0,和自己不在同一网段(A计算机所在网段为:10.2.2.0),则A计算机必须将该IP分组首先发向缺省网关。

步骤7:在B计算机上Ping A计算机,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原因。

步骤8:在B计算机上执行“arp -a”命令,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原因。

提示:B计算机将目标设备的IP地址(10.2.2.2)和自己的子网掩码(255.255.254.0)相“与”,发现目标设备与自己均位于同一网段(10.2.2.0),因此,B计算机通过ARP协议获得A计算机的MAC地址,并可以正确地向A计算机发送Echo Request报文。但由于A计算机不能向B计算机正确地发回Echo Reply报文,故B计算机上显示Ping命令的结果为“请求超时”。

在该任务操作中,通过观察A与B的ARP表的变化,可以验证:在一次arp的请求与响应过程中,通信双方可以获知对方的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在各自的ARP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