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庄子》:自然无为在生活中的应用

《老子·庄子》:自然无为在生活中的应用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这一章又发挥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不从正面“贵其师”,不从反面“爱其资”,做到“虽智大迷”。因而,本章的主导思想,是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248];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249]。这些做法就叫“袭明”。不重视他们的老师,不爱惜他们的凭借,即使是明智的人也会变得十分糊涂。

《老子·庄子》:自然无为在生活中的应用

【题解】

本章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自然,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无可挑剔。这一章又发挥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不从正面“贵其师”,不从反面“爱其资”,做到“虽智大迷”。因而,本章的主导思想,是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

【原文】

善行无辙迹[243];善言无瑕谪[244];善数不用筹策[245];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246];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247]。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248];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249]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留车迹;善于言谈的没有漏洞;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策;善于关闭的,不用关楗却固不可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牢不可解。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教育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挽救使用万物,所以没有被遗弃的物。这些做法就叫“袭明”。(www.xing528.com)

【原文】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250]。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251]

【译文】

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凭借。不重视他们的老师,不爱惜他们的凭借,即使是明智的人也会变得十分糊涂。这是最奥妙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