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人类疾病果蝇模型的方法及局限

构建人类疾病果蝇模型的方法及局限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用于构建人类疾病果蝇模型的方法主要有3种。利用这种方法构建的人类疾病模型,不要求果蝇基因组具有相应致病基因的同源基因,而是基于人源基因在果蝇的细胞组织中发挥相同或相近的功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信号调节通路,存在相同或相近的作用机理,借此对该致病基因或其突变导致疾病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构建人类疾病果蝇模型的方法及局限

目前用于构建人类疾病果蝇模型的方法主要有3种。

第一种是正向遗传学方法。它利用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转座子插入等技术,诱导果蝇基因发生突变,从中筛选跟所感兴趣的人类疾病表型类似的突变体,再进一步鉴定该果蝇品系中发生突变的具体基因,以此推测可能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人类同源基因。但是,要定位(mapping)某个果蝇突变体里,究竟哪个基因的突变导致了该疾病的类似表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在新一代的测序技术蓬勃发展起来之前。另外,利用这种方法筛选的突变体果蝇,即便表型与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也不意味着该基因就一定与这种疾病相关。因此,利用此方法构建的人类疾病模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

第二种是利用逆向遗传学方法,从已知人类致病基因的果蝇同源基因出发,利用果蝇模型中成熟的遗传学工具,使该基因降低表达、不表达或过表达,或者诱导该基因发生突变,使得该基因的产物发生活性降低或升高、定位异常、蛋白质修饰异常、降解障碍等,以此研究该基因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在疾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很多致病基因,可以在果蝇基因组中找到其同源基因。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基因App(编码致病淀粉样蛋白Aβ),它在果蝇里的同源基因是Appl。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果蝇中的Appl基因过量表达,会造成神经元突触间信息传递功能的紊乱,这为研究Aβ以及App基因突变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疾病的致病基因,都能在果蝇基因组中找到同源基因,比如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SNCA,目前尚无果蝇同源基因的报道。(www.xing528.com)

第三种方法即直接将人类致病基因导入果蝇基因组中进行表达。比如利用Gal4/UAS系统,将人源的致病基因或其突变体,特异性地表达在与该疾病相关的细胞或组织中,从而构建具有该疾病表型和病理变化的果蝇模型。利用这种方法构建的人类疾病模型,不要求果蝇基因组具有相应致病基因的同源基因,而是基于人源基因在果蝇的细胞组织中发挥相同或相近的功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信号调节通路,存在相同或相近的作用机理,借此对该致病基因或其突变导致疾病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此类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只适用于致病基因或其突变体是因表达水平升高、蛋白质活性异常增加或获得性毒性等导致疾病发生的情况,而对基因功能缺失或下降所导致的人类疾病,则难以通过此类方法建立起相对应的果蝇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