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足篮排运动:全面熟练掌握传接球技术,实现团队力量

足篮排运动:全面熟练掌握传接球技术,实现团队力量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熟练地掌握传接球技术,5个队员才能联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应该熟练地掌握这种传、接球技术,并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注意向前伸前臂只是帮助腕、指发力,动作幅度应减到最小,以便使传球更加突然和隐蔽。

足篮排运动:全面熟练掌握传接球技术,实现团队力量

(一)传接球技术分类和分析

传接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地支配球和转移球的方法,是实现战术、组织配合的纽带和桥梁。全面熟练地掌握传接球技术,5个队员才能联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1.传接球技术分类

(1)双手传球技术包括: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双手低手传接球和双手击地传球。

(2)单手传球技术包括: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单手背后传球和单手击地传球等。

(3)接球技术包括双手接球和单手接球。

传球前的假动作包括利用摆头和面部表情的假动作,利用摆球的假动作,利用瞄篮的假动作,利用跨步突破的假动作,利用转身的假动作,利用运球的假动作。

2.提高传接球技术效果的分析

(1)掌握传球技术的要点。

手指、手腕、力量和技巧的应用是提高传球速率的关键,因此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前臂、手腕、手指的力量和传球动作的技巧;传直线球要求出球平直快速,关键在于球即将离手的一刹那,急促地抖腕和用力弹拨手指;需要传出高吊球和长传球这种弧线球,这种球与传平而快的球相比,手腕的抖动和翻转动作稍稍缓慢一些;中远距离传球以及跑动中和空中传球要特别注意蹬地动作,以及腰、腹、上臂用力和手腕、手指的用力协调。

(2)掌握传球落点的一般规律。

传向接球人远离防守人的一侧;传给移动的接球人时,要根据他移动的速度传到他的一步左右处,球的落点要在他的胸部高度;传给内线插上队员时,如果他的位置便于接球投篮就要传到他的肩部高度,使他接球后就可顺利投篮。

(3)扩大视野,隐蔽传球意图。

传球前要观察接球人与防守人的情况,用眼的余光扩大视野,不要直眼注视着接球人。外线队员向内线队员传球时,眼的视点应尽量避免与球的落点始终一致,以免暴露传球意图,导致传球失误或球被断走。

(4)传球前要有结合动作或者假动作。

传球前要敢于靠近防守人,不要远离防守人;要和投篮、突破、运球等攻击动作结合使用,真假结合,效果更好。

(5)要注意接球技术的练习和合理使用。

思想上重视接球技术,需要专门刻苦练习;接球手主动伸出迎接球是关键,手指触球立即顺势缓冲保护球,准备衔接下一动作;接球前要拼抢有利接球位置,也就是快速上一步或半步,把防守人卡在身后再伸手迎球,消极等球传到是错误的。

(二)传接球技术动作方法

1.双手胸前传球

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传球方式,初学传、接球,应从这种方式开始。在双手胸前传、接球训练中,掌握了手腕、手指的用力技巧,再学习和掌握其他双手传、接球技术就比较容易了。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应该熟练地掌握这种传、接球技术,并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1)动作方法。

如图7-2-20所示,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持在球的横轴外侧后下方,拇指相对成八字形,只用指根以上部分触球,掌心空出,臂、腕肌肉放松,两肘弯曲将球置于胸腹之间的部位。

图7-2-20

如图7-2-21所示,传球时,前臂短促地向前伸,手腕由下向上转动,再由内向外翻,急促抖腕。抖腕的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指、中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向前。传球距离越远,则蹬地和前臂前伸的幅度越大。

图7-2-21

(2)动作要点。

正确持球;食、中指用力拨球;协调用力。

2.双手头上传球

双手头上传球出手点高,摆臂动作幅度小,便于与头上投篮结合,但不利于与突破、运球及其他隐蔽传球的动作结合。因此,它适于高大队员。这种传球多用于中、近距离,例如抢到篮板球后的快攻一传,外线队员转移传球;有时也用于外线队员向内线队员传高吊球。

(1)动作方法。

如图7-2-22所示,持球手法与双手胸前传球相同,两手举球于头上,两肘和手心向前。传球时,前臂前摆,手腕前扣外翻的同时,拇、食、中指用力向前拨球。传球距离较远时,要加蹬地力量,摆动腰腹以带动前臂发力,并带动前臂前摆,手腕、手指用力前扣,将球传出。

图7-2-22

(2)动作要点。

手臂前摆;急促向前扣腕;手指用力拨球。

3.双手低手传球

双手低手传球,多用于内线策应队员传给交叉切入或从身前绕切的同队队员时,运球掩护及突破分球的队员也常采用。这种方法是一种较近距离的隐蔽传球,有时传、接球的两个队员擦身而过。所以传球必须柔和,有时近似手递手将球轻轻一挑而出。

(1)动作方法。

原地传球时,持球于腹前或腰侧。出球时手腕由下而上翻转,同时小指、无名指和中指稍用力拨球,柔和地将球传出。

(2)动作要点。

动作轻巧,距离队友较近时使用。

4.单手胸前传球

这种灵活、短促的隐蔽传球,便于和运球突破、双手胸前投篮结合运用,它是单手传球中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传球方式。掌握了这种传球的手法,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其他单手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多用于近距离快速传球。如果与防守人的距离很近,与同队队员的距离也比较近,就可以用这种传球方法突然从防守人的头顶、耳旁或肩侧传过。

(1)动作方法。

如图7-2-23所示,持球方法与双手胸前传球相同。传球手在短促地前伸小臂的同时,手腕稍向后屈,又急促向前扣,并稍向内翻,同时食、中、无名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注意向前伸前臂只是帮助腕、指发力,动作幅度应减到最小,以便使传球更加突然和隐蔽。

图7-2-23

(2)动作要点。

手腕后屈,稍内翻,急促用力前扣;食、中无名指用力拨球。

5.单手肩上传球

单手肩上传球是一种用于中远距离的传球方法,传球力量大,速度快,经常在抢得篮板球后长传快攻时使用。(www.xing528.com)

(1)动作方法。

如图7-2-24所示,右手传球时,左脚向传球方向或向侧前方跨出半步,同时将球引至右肩侧,右肩后转,左手扶球,右手持球后下方,手腕后屈。出球时,在右脚蹬地的同时转腰转肩,带动右肘向前摆。当右肘摆过体侧时,前臂加速前摆,并迅速向前扣腕以带动食、中、无名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

图7-2-24

(2)动作要点。

用转肩带动肘部向前摆,并急促向前伸臂扣腕,手指用力拨球。

6.单手体侧传球

单手体侧传球是一种近距离的隐蔽传球,多用于向内线队员传球。

(1)动作方法。

双手胸前持球。右手传球时,左脚向左跨出一步(左手传球时右脚向右跨出一步),右手引球至身体右侧。出球前的一刹那,持球手的拇指向上,手心向前,手腕后屈。出球时,前臂稍向前摆,急促用力向前扣腕,手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

(2)动作要点。

跨步与传球的配合要协调、迅速、腕、指急促用力抖动,前臂摆动幅度要小。

7.双(单)手击地传球

双(单)手击地传球是通过球击地后的反弹越过防守者的传球方式。这种传球是常用的效果较好的一种隐蔽传球方式,是较矮队员对付高大队员的防守时有效的传球方法之一。多用于向内线队员、向空切篮下的队员传球时,突破分球时,快攻结束阶段的传球,内线策应队员也常用这种传球方法。

(1)动作方法。

双手击地传球的手法与双手胸前传球基本相似,单手击地传球多采用单手胸前和体侧传球的手法,但腕、指用力要大,如果用力不够,反弹高度就低,不利于接球。球的击地点距离接球人的距离,一般是传球人与接球人之间距离的1/3,如果防守人离传球人稍远,则可在防守人脚侧击地传球。

(2)动作要点。

手腕、手指急促抖动用力,出球快,击地点合适。

8.单手背后传球

这是一种近距离的隐蔽传球,多用于快攻结束阶段和突破分球时。

(1)动作方法。

背后传球时,双手持球摆至体侧。如用右手传球,则扶球的左手离开后,右手引球继续向背后摆,前臂摆球至臀部的一刹那,向传球方向急促扣腕,食、中、无名指用力拨球。球离手越早,传球的高度越低,球离手越晚,则传球的高度越高。

(2)动作要点。

持球手后摆至臀部时,急促扣腕,手指用力拨球。

9.双手接球

双手接球是最基本的接球方法,接球稳定,易于结合其他动作。

(1)动作方法。

如图7-2-25所示,接球时,目视来球,双臂向来球方向伸出迎球,两拇指成八字形,手指向上,掌心向前似持球状,肩、臂、腕、指肌肉放松,指端触球时,迅速缓冲收臂将球后引至胸腹之间。应特别注意保护球,同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做好迅速衔接下一个动作的准备姿势。

图7-2-25

(2)动作要点。

伸手迎球,指端触球,双手迅速后引,保持身体平衡。

10.单手接球

随着篮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单手接球已被广泛采用。单手接球能接不同方向的来球,控制范围大,但是不如双手接球稳定。

(1)动作方法。

如图7-2-26所示,单手接球时,接球手手心对球伸出迎球,五指自然分开,腕、指放松。指端触球时,迅速缓冲收臂领球于身前(或体侧),另一手迅速扶球,保持身体平衡,做好下一个进攻动作的准备姿势。如果来球速度较快,要加大迎球幅度,增加缓冲距离。

图7-2-26

(2)动作要点。

伸臂迎球;指端触球时顺势收臂领球;迅速结合双手持球。

(三)传接球技术练习方法

1.原地传接球练习

(1)两人一组一球,面对面站立,练习基础传接球动作,距离根据传球方式调整。

(2)两人一组一球,结合运球、原地步法或假动作练习传接球。

(3)两人一组两球,相距4~5米,选择不同传球路线,同时传接球练习。

2.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1)两人全场传接球推进练习。

(2)一人快下,一人单手肩上长传练习。

(3)三人全场传接球推进练习。

(4)传接球技术的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如表7-2所示。

表7-2 传接球技术的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