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岑振平画七间村,青浦地名故事

岑振平画七间村,青浦地名故事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间村 岑振平画薛间村在朱家角西南部。传说很久以前七间村只有一户人家。想到这里,郭家林立即动身连夜回家,同妻儿老小商量后,第二天东方微微发白,赶到失落饭碗的淀山湖畔,盖起七间草屋居住下来,并起名“七间村”。府台大人听了哈哈大笑,不就是把七间村换成薛间村吗?解放初,薛间村还曾一度成为薛间乡乡政府的驻地。

岑振平画七间村,青浦地名故事

七间村 岑振平画

薛间村在朱家角西南部。东至沙家埭村,西至庆丰村,南至沈巷村,北至东方绿洲。总面积5平方千米,有耕地247.73公顷。主要河道有南大港、淀山港。

相传古时候,村上住着王、杨、罗、关、陆、高七户人家,遂名“七间村”。那么,为何七间村又改叫薛间村呢?说来还有一段趣闻呢。

话说清宣统年间,村上王家生有一个顽皮小儿,这孩子不爱读书武术,平日里踢踢腿,打打拳,舞刀弄棍,尤其是十八般兵器被他玩得很熟,自称“罗成再世”。长大后,这孩子竟然考中了武状元。武状元因此兴奋异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暗忖:王家第一次榜上有名,说啥也要给乡里乡亲露个脸,扬扬名。于是,武状元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请松江府台发块匾,以资鼓励。

府台大人倒也爽气,让武状元在小间等候,他则进入书房笔墨伺候。知府大手一挥,沙沙沙地写了几行大字:“赐给薛间村武状元王小二,威震江南,名扬四方。”知府大人捧着匾额,送到面前。武状元跪倒在地,面孔涨得通红通红,脑袋瓜深深垂下,不肯接匾,惹得府台大人很不开心,高声责问:“小子,什么意思?要来讨匾的是你,拒接匾的又是你,戏弄本官,该当何罪?”

武状元拱手道:“大人,小的斗胆说上一句,鄙村不是薛间村而是七间村,小的不敢接匾呀。”知府大人一听,心里猛地一沉,糟糕,刚才落笔时候,根本没听清“薛”和“七”,造成这等小错,完全是我耳朵打八折的结果,这可如何是好?一时,知府大人没了主意。

武状元见知府没有动静了,以为事情有转机,便向知府大人说起七间村的来历。(www.xing528.com)

传说很久以前七间村只有一户人家。有一年春天,天气暖洋洋。一天昆山陈墓有个叫郭家林的农民,摇船摇到淀山湖畔割草,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时分,便吃起自带的饭菜。吃好饭,他便在湖边洗碗,突然一个浪头“哗啦”把他手中的碗打落到水中。郭家林慢慢脱下衣服摸碗。摸啊摸啊,摸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有摸到碗。这下急坏了郭家林,心想自己经常外出割草,要好几天辰光,没有碗怎么行?正在为难时,只见一个白头发,留着胡须的老公公飘然而至,说:“阿弟,你一定要摸下去,这里有一只打不碎的金饭碗!”说完,老人飘然而去。

郭家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是一个劲摸下去,到了日头偏西,终于摸到了这只金碗。

郭家林一边穿衣,一边想着老公公的话,无意中向四周一望。这里背靠碧波荡漾的淀山湖,四周江河交错,圩岸平整,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不是难得的一只“金饭碗”吗?想到这里,郭家林立即动身连夜回家,同妻儿老小商量后,第二天东方微微发白,赶到失落饭碗的淀山湖畔,盖起七间草屋居住下来,并起名“七间村”。

府台大人听了哈哈大笑,不就是把七间村换成薛间村吗?反正你王小二的大名没有改变,你武状元名分依旧,快快接匾吧。武状元只好捧匾回家了。因为这个缘故,薛间村的名气反而响了起来,一直叫到现在。解放初,薛间村还曾一度成为薛间乡乡政府的驻地。

(李溪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