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家角放生桥的故事—青浦地名故事

朱家角放生桥的故事—青浦地名故事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景横跨于朱家角镇漕港河上的五孔石拱桥——放生桥是上海市最长最高的古石桥,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录入《上海之最》《中国桥谱》《江南胜迹》和《中国名胜词典》。放生桥的建造和取名,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历史故事。朱家角世代流传这样的故事:性潮是遗腹子,母亲以卖菜为生,往返于当时无桥可通的漕港河两岸。性潮是僧人,结放生社、传播放生理念是其职责所在,把自己千辛万苦建造起来的大石桥取名为“放生桥”在情理之中。

朱家角放生桥的故事—青浦地名故事

全景

横跨于朱家角镇漕港河上的五孔石拱桥——放生桥是上海市最长最高的古石桥,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录入《上海之最》《中国桥谱》《江南胜迹》和《中国名胜词典》。放生桥的建造和取名,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历史故事。

放生桥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据清光绪《青浦县志》和清周郁滨《珠里小志》记载,放生桥为朱家角慈门寺性潮和尚所建。性潮和尚怎会想到要建造这么一项浩大工程的呢?朱家角世代流传这样的故事:性潮是遗腹子,母亲以卖菜为生,往返于当时无桥可通的漕港河两岸。有一天,身怀六甲的母亲摆渡过漕港河时,忽风雨大作,船倾翻,落水后强游到南岸的漕港滩,产下一男婴后气绝身亡。南岸慈门寺的僧人抱养了这个可怜的婴儿,并抚养成人,皈依佛门,赐法名为“性潮”,意思是:这小生命是随潮而至的。性潮成人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为了告慰母亲亡灵,为了不再让母亲的悲剧重演,为了让漕港河两岸的百姓免除呼舟争渡之苦,他决心建造一座百年稳固的大桥。在一些人看来,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但性潮僧决心既定,便四处化缘。有志竟成,历尽十五个春秋的艰辛,性潮僧终于筹集到建造大桥的巨额资金,并且成功地建造了这座名闻遐迩、矗立百年的巍巍大桥。                   

那么,性潮僧为什么要把这座大桥取名为“放生桥”呢?清光绪《青浦县志》这样说:“性潮募建石梁,并结放生社于此,故其名为‘放生’。”放生,即释放鱼、鸟等动物,信佛的人把放生看作是一种善举。性潮是僧人,结放生社、传播放生理念是其职责所在,把自己千辛万苦建造起来的大石桥取名为“放生桥”在情理之中。从性潮僧的身世看,取名“放生桥”还有另一层意思:此桥建成,母亲因摆渡而落水淹死这样的的悲剧将不会重演。(www.xing528.com)

(周本清)

放生桥的故事画(青浦博物馆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