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理论与实践:生态系统关联性及特征

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理论与实践:生态系统关联性及特征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是指系统内的各要素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在河道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态学过程都是相互和联系的,对生态学过程的某一个方面的重大干扰将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系统中的这种差别主要是由系统形成时的时空范围差别所形成的。河道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由多级干支流组成。在天然条件下,河道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是以生物群落为核心,具有创造性。此种特性为阈值性。

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理论与实践:生态系统关联性及特征

(1)整体性和关联性。整体性是指系统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协同进化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并不能通过其简单的组成成分来反映。各个要素对系统的作用是在各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是指系统内的各要素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这些联系包括结构联系、功能联系、因果联系等。它们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这些联系是构筑一个系统的基础。在河道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态学过程都是相互和联系的,对生态学过程的某一个方面的重大干扰将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例如,上中下游,干支流,水量、生物和营养物质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

(2)层级性。系统内部各个亚系统是开放的,各层次并不都是同等的,有高、低层次之分。系统中的这种差别主要是由系统形成时的时空范围差别所形成的。河道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由多级干支流组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律,各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生态需水的研究应遵循生态系统的层次性。

(3)平衡性和动态性。在天然条件下,河道处于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调控,能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46]。河道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与周围环境和生态过程相联系。在天然条件下,河道生态系统总是自动向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演替,从而导致系统的结构和构成要素,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表现出动态性。(www.xing528.com)

(4)创造性。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是以生物群落为核心,具有创造性。创造性的源泉是系统的多种功能流[47]

(5)阈值性。处在自动调节平衡状态过程中的生态系统,能缓冲人类引起的干扰,直到这种干扰超过一个既定的临界值之后,这个生态系统才会崩溃。此种特性为阈值性。此临界值即为阈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