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的分类及实践》

《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的分类及实践》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依据生态系统的空间位置、类型、功能、临界状况等多种属性对陆地地表生态需水进行逐级分类,如图2.10所示。对河道生态需水与河道外生态需水进行细分。按照是否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临界状态的生态需水分为临界生态需水与非临界生态需水。因此,功能临界生态需水和子系统临界生态需水可以进一步分为枯水期功能临界生态需水和丰水期功能临界生态需水。

《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的分类及实践》

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对生态需水理解的不同,对生态需水的划分方法也不同。一些专家认为生态需水应该强调问题的对象和区域,认为出现生态问题的区域,一般只是生态脆弱地区,特别是水分比较匮乏的地区,故而按地区划分生态需水;另一些专家认为植被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因此,应该用植被来划分生态需水,还有其他划分方法。现有生态需水划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按水源分为地表生态需水和地下生态需水。②按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动力可分为天然生态需水和人工生态需水。③按生态系统的组成可以分为绿色植物需水、动物需水和维持无机环境的生物地理平衡所需的水分[51]。④其他分类。

生态系统有多种属性,用单一属性难以准确地描述生态系统。本书依据生态系统的空间位置、类型、功能、临界状况等多种属性对陆地地表生态需水进行逐级分类,如图2.10所示。

图2.10 生态需水分类图

(1)一级分类。根据生态系统所处的空间位置,分为河道内生态需水(称为河道生态需水)、河道外生态需水。河道生态需水指河道范围以内的生态系统需水,一般指由地表径流支撑的生态系统需水。河道外生态需水指河道范围以外的生态系统需水。

(2)二级分类。对河道生态需水与河道外生态需水进行细分。依据河道水体的性质分为河道生态需水、湖泊生态需水与河口生态需水。河道外生态需水包括河道外湿地生态需水、陆地植被生态需水、地下水生态需水和城市生态需水。由于本书不研究河道外生态需水,因此,省略对河道外生态需水的进一步分类。

(3)三级分类。三级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按河流功能划分的功能生态需水和按子生态系统划分的子系统生态需水。功能生态需水系指为了维持生态系统某项功能或几项功能所需要的最小水量。子系统生态需水指为使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持在某种状态所需要的最小水量。功能生态需水项目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需水、冲沙生态需水、稀释污染物需水与文化生态需水等。一个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该生态系统的要素。河流由径流、河床、生物三个要素组成,也即由此三个子系统组成。为维持这三个子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子系统在某种状态所需要的最小水量称为子系统生态需水。(www.xing528.com)

(4)四级分类。按照是否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临界状态的生态需水分为临界生态需水与非临界生态需水。

临界生态需水包括最小生态需水和适宜生态需水及功能临界生态需水和子系统临界需水。

河道功能临界生态需水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最小生态需水、冲沙最小生态需水、稀释污染物最小需水与文化生态最小需水、维持生物多样性适宜生态需水、冲沙适宜生态需水、稀释污染物适宜需水、文化生态适宜需水等。

子系统临界生态需水包括径流与河床子系统临界生态需水、径流与生物子系统临界生态需水、水质子系统临界生态需水等。

(5)五级分类。由于临界生态需水具有时间特性,生态需水随季节变化。因此,功能临界生态需水和子系统临界生态需水可以进一步分为枯水期功能临界生态需水和丰水期功能临界生态需水。例如,枯水期维持生物多样性最小生态需水和丰水期维持生物多样性最小生态需水,枯水期维持生物多样性适宜生态需水和丰水期维持生物多样性适宜生态需水,枯水期径流与河床形态子系统最小生态需水和适宜生态需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