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群技术实现云计算原理与技术

集群技术实现云计算原理与技术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集群的技术实现分为Web层集群技术和其他集群的技术实现。要控制故障转移到备份服务器,均衡器的实现复杂度高。DB2数据库也有相应的集群功能,但具体实现机制和Oracle的RAC有本质差别。DB2数据库的集群技术将同一个数据库处理事务拆分到各个节点上进行并行处理。

集群技术实现云计算原理与技术

集群的技术实现分为Web层集群技术和其他集群的技术实现。

1.Web层集群技术

负载均衡器软件集群和硬件四层交换机两类,在此重点讨论在会话信息的回应实现,可分为多服务器全冗余备份、三三两两互为冗余备份、中央备份服务器3种模式。

1)多服务器全冗余备份

Tomcat和Sun公司的Replicate采用该模式,扩展性差。

2)三三两两互为冗余备份

WebLogic、JBoss和WebSphere采用该模式。例如,服务器A有服务器B的数据,服务器B有服务器C的数据,服务器C有服务器B的数据,如果服务器A出错,则由服务器C接管服务器A的工作。这种做法的弊端如下。

(1)要控制故障转移到备份服务器,均衡器的实现复杂度高。

(2)如果服务器A出错,服务器C要瞬时承载服务器A、服务器C的操作,可能将它压垮,针对这点,WebLogic针对Session(会话)选择备份服务器,把主备服务器A、服务器B的名字写在用户Cookie里,如果服务器A失效,则Balancer将用户转到服务器C,服务器C根据用户的Cookie记录,从服务器B获取会话信息。

(3)相对没有集群的方案,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内存。(www.xing528.com)

3)中央备份服务器

中央备份服务器采用N+l模式,一个中央服务器存放所有的会话,如果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接管的服务器从中央服务器恢复相关数据。可以用数据库,也可以采用内存。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集群服务器不需要冗余内存,可以Failover到任意服务器,即使集群服务器全部出现故障,中央服务器也可以正常工作。缺点是,如果中央服务器出现故障或内存不够,则所有的服务不可用,且多了恢复的步骤。

2.其他集群

1)JMS集群

JMS集群可以有多个broker组成集群(如果要持久化信息,就要把原来嵌入式的数据库改为共享模式),activeMQ支持多个消费者组成集群,但每个消费者负责同一类的任务,如订单队列的处理。服务器A只处理图书类的订单,或只处理某本图书的订单。

2)数据库集群

数据库集群有Oracle的RAC,但JDBC的Failover能力很低,一旦连接中断,resultset等对象都会失效,WebLogic的连接池会尝试重新连接。DB2数据库也有相应的集群功能,但具体实现机制和Oracle的RAC有本质差别。DB2数据库的集群技术将同一个数据库处理事务拆分到各个节点上进行并行处理

3)ESB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主流ESB产品基本都支持集群部署,如IBM MB、JBoss SOA、开源的Mule、ServiceMix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