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甘肃省的基本省情可以概括为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受严酷的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多种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的经济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贫困人口仍然很多。2000年,甘肃省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32 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7 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全国居第29 位。

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位于中国地理中心,介于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相连,南邻四川,西接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西秦岭山地边缘(见图1)。全省土地总面积44.5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2%,居全国第7 位。截至2005年,全省辖14 个地(州、市)、共87 个县(市、区),乡(镇)级单位1 660 个、行政村17 834 个、自然村102 329 个(见图2)。

图1

甘肃省的基本省情可以概括为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www.xing528.com)

甘肃省幅员广阔,但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山地、高原、沙漠和戈壁占土地面积的85%,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300 毫米,而蒸发量在2 000 多毫米。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赵跃龙先生研究,甘肃是我国极强生态脆弱省份,在全国居倒数第四位。

受严酷的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多种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的经济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贫困人口仍然很多。2000年,甘肃省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32 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7 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全国居第29 位。全省87 个县市中,国家级贫困县市就有46 个。据全省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推算,2003年底甘肃省农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169.32 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27%;农村还有低收入人口442.42 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1.61%。在农村地区,经济的贫困落后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为突出,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鞭赶黄牛的阶段,人们脑海中父子传习、靠天吃饭、根本用不到书本和文字、更不需要科学知识的观念根深蒂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绝大多数劳动者贫困、落伍,安于现状,缺乏求知思变的动力。而地方领导也没有办学的积极性,年复一年,贫困依旧,文盲依旧,并不断造就新的子孙文盲。而在经济发达地区,文盲的基数低,增加了扫盲教育社会动员的难度。

作为典型的中国西部省份,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民族文化、传统观念、语言文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的扫盲教育困难很大,因此也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