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20世纪犀牛情况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20世纪犀牛情况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是在云南省,不仅分布地较多,延续的时间也最长久。按:据此及“云南历史上犀牛、赤颈鹤及梅花鹿的分布”图,反映在今玉溪市、普洱市、临沧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市级政区及石林彝族自治县、盈江县等地,在20世纪前半叶仍有犀牛分布;而盈江县、景洪市、勐腊县等地,在20世纪后半叶初还有残存犀牛踪迹。这是所见最后的犀牛存在记载。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20世纪犀牛情况

20世纪,犀牛在华东(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仍有残存。主要是在云南省,不仅分布地较多,延续的时间也最长久。

据何晓瑞(1994)调查:

据罗铿馥(1986)考察,1934年滇南思茅倚象区渔溏乡[今思茅区倚象镇鱼塘村]猎人刘芦在菜阳河大硝塘猎杀一头雄性犀牛,“嘴筒上长有二角”。倚象区小坝子村[今倚象镇菠萝村?]老农民何梦书在1940年左右,见到犀牛在菜阳河边滚泥塘。1991年1月,作者访问了著名历史学家李涎教授,他说:“我家在路南,20世纪30~40年代,路南许多人家都有1、2只犀角和麝香以作常备药物。我家也有1对,一大一小。这些药对于家庭不一定富裕的人也常有。显然当时滇南一带完全可能有犀牛存在。”作者1985~1990年在滇南、滇西考察时,当地老干部和老猎人反映,在40年代末,勐腊县象明,景洪县勐养、普文,盈江县铜壁关、昔马一带有犀牛活动。50年代初,偶尔还能见到,50年代末从未见到。

由此可见,在40年代以前,云南南部及西南部[29]还生活着犀牛,但50年代已绝迹。按:据此及“云南历史上犀牛、赤颈鹤及梅花鹿的分布”图,反映在今玉溪市、普洱市、临沧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市级政区及石林彝族自治县、盈江县等地,在20世纪前半叶仍有犀牛分布;而盈江县、景洪市、勐腊县等地,在20世纪后半叶初还有残存犀牛踪迹。

据群众反映和实物证实,位于思茅区的莱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热带森林里,1933年还有一对犀牛在活动。但不幸在当年就被猎人捕杀,当地群众至今还保存着犀角。而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密林里,当地群众在1939年前还见到过犀牛,遗憾的是,自那以后犀牛便无影无踪了[30]。(www.xing528.com)

《丽江地区林业志》记述(丽江地区行政公署林业局,1998)载:

1967年夏一炎日,丽江县树底吊桥上面约一里处金沙江边沙滩上,发现一只黑栗色条花的独角兽上滩晒太阳,在附近放牧的牛羊只会战栗发抖而不会食草。这只独角牛下水潜去后,牛羊无恙又活跃起来,附近老人称是犀牛。

按:所谓“树底吊桥”,现为“树底大桥”,位于今古城区金山乡东江村树底,东岸为永胜县松坪乡境。“黑栗色条花的独角兽”,当是犀牛,由于缺少更多形态描述,似为爪哇犀(可参见上文图片)。这是所见最后的犀牛存在记载。

由此看来,我国原产野生犀牛延续到1960年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