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策略研

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策略研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2银河杜仲沼液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技术路线图[1]根据此技术路线图,银河杜仲公司绘制了沼液综合利用的沼液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工程示意图。图7.3银河杜仲沼液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工程实景示意图第三层沼液种植区为养殖场区内左边荒山坡地开垦沼液杜仲林种植层,覆盖这一种植层的沼液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还处于规划阶段。

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策略研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大大提高。沼液农作物种植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此项工程的实施,旨在降低沼液种植的运送及灌溉成本,促进养殖企业开垦自有荒山坡地,实施沼液种植。铺设覆盖种植区域的沼液输送存贮灌溉网络系统,方便农户实施沼液种植,减少种植人工成本,提高农户参与沼液种植的积极性,促进养种循环在区域范围内实施规模化生产。

按照图7.1所示的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总体规模,根据银河杜仲养殖场区及附近区域的地理、环境、经济等的具体实际,设计了覆盖整个养殖场内种植区内及左山脚下农户26.7hm2水稻田和右山脚下13hm2蔬菜地的沼液资源综合利用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统一规划,实施沼液有机种植(图7.2)。

图7.2 银河杜仲沼液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技术路线图[1]

根据此技术路线图,银河杜仲公司绘制了沼液综合利用的沼液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工程示意图(图7.3)。

此沼液规模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系统,由一个邻近猪场的容积1300m3沼气池,一个建于山脚下容积3000m3的1级沼液存储池、一个建于场区内右山顶容积250m3的2级沼液储存池,以及建于右山脚下田区容积2640m3的3级沼液存储池构成,3个储存池之间由建于地下的沼液输送管道连接,需铺设沼液输送灌溉管道总长约10km,管道设有阀门,利于灌溉。右山坡为第一层沼液种植区域,杜仲公司已在此区域种植杜仲林地13hm2(200 亩)、苜蓿草2 hm2(30亩)和紫珠草5.3 hm2(80亩),通过沼气发电带动污泥泵将沼液压送至右山顶存储池,之后利用地势落差, 实施自然流灌溉。第二层沼液种植区为右山下田区,杜仲公司通过租用农户田地,种植蔬菜6.67hm2(100 亩)、苜蓿草1.3 hm2(20 亩)和紫珠草4.67hm2(70亩),利用2640m3的3级沼液存储池实施沼液灌溉。覆盖第一、二层的沼液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已铺成,这两层沼液种植区主要是杜仲公司通过开垦养殖场区内自有荒山坡地和与农户签订租用合同,获得农地,利用沼液资源实施规模种植。(www.xing528.com)

图7.3 银河杜仲沼液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工程实景示意图

第三层沼液种植区为养殖场区内左边荒山坡地开垦沼液杜仲林种植层,覆盖这一种植层的沼液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还处于规划阶段。计划仿照右山自然流灌溉模式,在左山顶建沼液存贮池,通过沼气发电带动污泥泵将沼液压送至山顶存储池, 之后利用地势落差, 对杜仲林地实施自然流灌溉。

第四层沼液种植区为养殖场区外左边山下沼液水稻种植层,覆盖这一种植层的沼液种植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还处于规划和在建阶段。此区域包括何家圳村第4自然村12hm2(180亩)水稻田和第9自然村14.67 hm2(220亩)水稻田,杜仲公司拟设计基于右山脚下2640m3的3级沼液存储池的沼液种植输送存储灌溉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