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向恩师列别捷夫鞠躬:五十年后的感恩之旅

向恩师列别捷夫鞠躬:五十年后的感恩之旅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别捷夫对中国电子学的影响很大,刘盛纲用两年的时间,将列别捷夫的四本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并成为中国各大学的教材。列别捷夫曾说,期待刘盛纲能成为未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五十周年校庆,这一天距离列别捷夫前来援华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十年。七十三岁的刘盛纲将恩师接到家中,抚今追昔,两位白发老人感慨万千。他还率领前来参加校庆的老、中、青三代学生,恭恭敬敬地向列别捷夫鞠了一躬。

向恩师列别捷夫鞠躬:五十年后的感恩之旅

列别捷夫对中国电子学的影响很大,刘盛纲用两年的时间,将列别捷夫的四本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并成为中国各大学的教材。

列别捷夫曾说,期待刘盛纲能成为未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刘盛纲果真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时他才四十七岁。那一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民主评选新的学部委员。最先得知这一喜讯的是大儿子刘朝宇,儿子提醒他去看看报纸,他才发现自己榜上有名,并且是增补的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之一。

“被选上时我自己不知道,材料、表格谁帮我填的,一概不知道。经过非常严格的甄选后被选上,我很高兴,心里非常欣慰。我从来没想到要有什么其他事情,什么房子、待遇、地位,从来没想到。老朋友见面就握个手表示祝贺,就这样。”刘盛纲人到中年,凭自己的真本事和对国家的贡献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确实了不起。

1977年,发展高能物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八大重点项目之一。(www.xing528.com)

1979年,国家划拨八十万元专款给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利用这笔钱,刘盛纲组建了一个高能电子学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拥有我国唯一一套微波真空器件先进工艺设备。刘盛纲和同事们一起努力,为中国制造出对于解决21世纪的新能源问题有巨大作用的第一支回旋管。刘盛纲也因此完成了自己学术生涯的第二次转折。刘盛纲搞科研的态度得到了中科院院士周炳坤教授的高度评价:“我最欣赏他这一点,他从来不去追热点,而是安安静静做自己的研究,坚持了六十年。”

2006年,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五十周年校庆,这一天距离列别捷夫前来援华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十年。此时的列别捷夫已经八十三岁。七十三岁的刘盛纲将恩师接到家中,抚今追昔,两位白发老人感慨万千。刘盛纲向恩师汇报自己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感谢老人家当年的栽培之恩。他还率领前来参加校庆的老、中、青三代学生,恭恭敬敬地向列别捷夫鞠了一躬。此情此景,令旁观者热泪盈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