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响尾蛇:死后仍能咬人的剧毒蛇

响尾蛇:死后仍能咬人的剧毒蛇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种类的响尾蛇尾部环节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为10~12节。而响尾蛇死后的咬噬能力,就是来自于这些红外线感应器官的反射作用。即使响尾蛇的其他身体机能已经丧失,但只要头部的感应器官组织还未腐坏,即在响尾蛇死后1小时内,它仍可探测到附近15厘米范围内发出热能的生物,并自动作出袭击反应。人类若是被响尾蛇咬伤后,立即会有严重的刺痛灼热感,随即晕厥。

响尾蛇:死后仍能咬人的剧毒蛇

响尾蛇,因其尾巴能发出流水般的响声而得名。响尾蛇主要分布在美洲,大约有20种。响尾蛇一般体长1.5~2米,身体呈黄绿色,背部有菱形黑褐斑,末端有一串角质环,这是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响尾蛇会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并且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靠近或被吓跑。响尾蛇的眼和鼻孔之间有颊窝,能灵敏地感受热能,可以用来测知猎物的准确位置。

响尾蛇尾端的几个角质环节,中间是空的,储满了空气,每当尾巴摇动时,空气就会产生振荡,流水般的声音也由此而来。响尾蛇将身体盘曲成圆圈时,也常把尾巴竖在中间,以便摇动时能发出声响。野生响尾蛇响环上的鳞片一般都在14片以内,而在动物园里饲养的响尾蛇响环上的鳞片可能会多达29片。

虽然响尾蛇的身体在逐渐长大,但是它的外皮却不会随之长大,因此外皮就会相应的蜕掉。每次蜕皮,皮上的鳞状物就会被留下来添加到响环上。当它四处游动时,鳞状物会掉下来或是被磨损。不同种类的响尾蛇尾部环节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为10~12节。

由于响尾蛇独特的生理结构,使得它靠一种奇特的横向伸缩的方式穿越沙漠,它能抓住松沙,在寻找栖身之所或追捕猎物时行动迅速。所以,当响尾蛇从沙地上穿过时,沙地上就会留下其独有的一行行踪迹。

响尾蛇在生活习性上大多是昼伏夜出。白天在洞里休息,或是将自己隐藏在灌木丛中,很难被发现,在夜幕降临后不久便开始捕食。响尾蛇是肉食性动物,喜食蜥蜴、鼠类、野兔、鸟类,也吃其他蛇类。响尾蛇是卵胎生,每次产仔蛇多达8~15条。

响尾蛇有冬眠现象,每年9月下旬,夜间的气温开始下降,这时响尾蛇就会开始“考虑”回巢越冬了。到了10月中旬,响尾蛇会陆续回到巢穴中集群冬眠。随着气温渐渐变冷,这些响尾蛇也就渐渐地开始进入越冬的蛰伏生活。(www.xing528.com)

响尾蛇有剧毒,杀伤力极强,即使已经死去,也还是一样危险。美国的研究报告指出,响尾蛇即使在死后1小时内,还能弹起身体,并袭击敌人。就算切除头部,它仍有咬噬的能力。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响尾蛇的头部拥有特殊的感应器官,可以利用红外线感应附近发热的动物。而响尾蛇死后的咬噬能力,就是来自于这些红外线感应器官的反射作用。即使响尾蛇的其他身体机能已经丧失,但只要头部的感应器官组织还未腐坏,即在响尾蛇死后1小时内,它仍可探测到附近15厘米范围内发出热能的生物,并自动作出袭击反应。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出许多产品,并广泛运用于军事

人类若是被响尾蛇咬伤后,立即会有严重的刺痛灼热感,随即晕厥。根据被咬情况,晕厥时间有可能是几分钟,也有可能是几个小时。恢复意识后,伤者会感觉身体沉重,被咬部位肿胀,呈紫黑色,里面肌肉已经腐烂;体温升高,并开始产生幻觉,视线中的所有物体都成了褐红色或酱紫色。

响尾蛇的毒液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一种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烂,破坏人的神经纤维,进入脑神经后会导致脑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