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球面上的折射成像-大学物理学下册

球面上的折射成像-大学物理学下册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讨论了球面反射成像后,下面探讨光在球面上的折射成像.如图12.11 所示, AOB 是折射率分别为n 和n′的两种介质的球面界面,r 为球面的半径,C 为球心,O 为球面顶点,OC 的延长线为球面的主轴.设n′>n,光线从点光源S 发出,经球面A 点折射后与主轴相交于S′.在近轴条件下,采用与球面反射同样的分析方法,可得图12.11球面折射这就是球面折射的物像关系公式.球面折射的物像关系公式虽

球面上的折射成像-大学物理学下册

在讨论了球面反射成像后,下面探讨光在球面上的折射成像.如图12.11 所示, AOB 是折射率分别为n 和n′的两种介质的球面界面,r 为球面的半径,C 为球心,O 为球面顶点,OC 的延长线为球面的主轴.设n′>n,光线从点光源S 发出,经球面A 点折射后与主轴相交于S′.

在近轴条件下,采用与球面反射同样的分析方法,可得

图12.11 球面折射

这就是球面折射的物像关系公式.

球面折射的物像关系公式虽是用凸折射球面导出的,同样适用于凹折射球面,但需注意符号法则.

1)光焦度

物像公式中右边的量(n′-n)/r 仅由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和分界面的曲率半径决定.对于给定的两种介质和界面,它是一个与物和像的位置无关的常数,称为光焦度.它是光学系统会聚或发散光束本领的量度,用Φ 来表示,即

光焦度的单位是1/m,称为屈光度,用D 表示,表征球面的光学特性.例如对于n =1,n′=1.5,r =250 mm 的球面,其光焦度等于2 屈光度,记作Φ =2D.Φ 越大折射球面对光线的折射越厉害.Φ>0 表示折射球面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束起会聚作用;Φ<0 表示折射球面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束起发散作用.对于平面折射的情况,Φ =0,即平面折射系统对垂直入射的平行光束无折射作用.

2)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

如果S 和S′其中一点为物点,则另一点为其相应的像点.物点和像点的这种关系称为共轭,相应的点称为共轭点,相应的光线称为共轭光线.物像共轭是光路可逆原理的必然结果.

折射球面有两对十分重要的共轭点,一对是物方焦点和无穷远处的实像点,另一对是无穷远处的实物点和像方焦点.

(1)物方焦点和物方焦距.如图12.12 所示,如果把物点放在主轴上某一点时,发出的光经球面折射后将产生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束,这一物点所在的点称为物方焦点或第一焦点,以F 表示该点, 过F 点且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称为物方焦平面.从球面顶点到物方焦点的距离称为物方焦距,用f 表示,其值为

图12.12 物方焦距

(2)像方焦点和像方焦距.如图12.13 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主光轴的交点称为像方焦点或第二焦点,以F′表示该点,过F′点且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称为像方焦平面.从球面顶点到像方焦点的距离称为像方焦距.以f′表示,其值为(www.xing528.com)

图12.13 像方焦距

物方焦距与像方焦距的关系:

即物方和像方焦距之比等于物方和像方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以折射面的特征量f 和f ′表示近轴球面折射公式,可得

式(12.21)称为高斯公式.高斯公式对其他光学系统的成像也是成立的.它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物像公式.

例12.2 如图12.14 所示,一折射率为1.6 的玻璃棒置于空气中,其一端呈半球形,半球的曲率半径为2 cm.若在离球面顶点5 cm 处的轴上有一物体,试求像的位置及其虚实.

图12.14 例12.2 用图

解 已知n =1,n′=1.6,r=2 cm,p =-5 cm.由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可得

由于p′为正值,故所成的像为实像,像到O 点的距离为16 c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