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剧城市热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加剧城市热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上城市密集的建筑,不利于空气对流散热,大量热能集留在城中及其上空而形成“城市热岛”,使城内气温高出郊外1℃~6℃。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出现热污染,导致夏天持续高温天气增多,影响人体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当皮肤温度高于内脏时,体表可能完全失去散热的作用。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产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体温不断增高,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加剧城市热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城市中,由于植被稀少,到处是钢筋水泥建筑物和街道的沥青水泥路面,一到夏天,炎热的太阳由于缺乏植物的吸热作用,加上玻璃幕墙的反射作用,使钢筋水泥建筑物的温度迅速升高,并通过热的辐射作用不断向四周散出热量而使城中气温升高;另一方面,城市街道上川流不息的机动车辆,由于发电机燃烧而从尾气中排出大量的热源,也使城中气温升高;此外,工厂锅炉与居民橱灶的燃烧以及家家户户的空调均不断向外排出大量的热源而使城市气温升高。加上城市密集的建筑,不利于空气对流散热,大量热能集留在城中及其上空而形成“城市热岛”,使城内气温高出郊外1℃~6℃。

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出现热污染,导致夏天持续高温天气增多,影响人体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高温作业时,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消化、神经、泌尿系统的适应性变化。但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则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1)体温调节: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使产热与散热经常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恒定的体温及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的产热主要来自物质的氧化过程和组织活动;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来进行。在高温、强热辐射和高湿的环境中劳动,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机体为了加强辐射、传导、对流散热,体内产生的热量由血液传至体表,体表血管反射性扩张,使周围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当皮肤温度高于内脏时,体表可能完全失去散热的作用。

(2)水盐代谢:在高温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排汗量明显增加,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中含有氯化钠和水溶性维生素。大量的出汗可引起水分、氯化钠及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导致机体水盐代谢的紊乱。

(3)心血管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由于出汗,而大量水分丧失,以致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加之高温使皮肤血管扩张,末梢循环血量增加,内脏相对缺血,心脏负担加重,从而使心率加快,每搏输出血量减少,久之可引起心脏的生理性肥大。此外,高温作业对血压也有影响。(www.xing528.com)

(4)消化系统:高温作业时,机体血液重新分配,引起消化道贫血,胃肠道活动受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胃的收缩和蠕动减弱,排空速度变慢,以及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这些因素均可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使胃肠道疾患增多。

(5)神经系统:高温作业可使中枢神经出现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低下,机体产热量因肌肉活动减少而下降,热负荷减轻。另外,由于注意力下降,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降低,易发生工作事故。

(6)泌尿系统:高温作业时,由于调节体温,体内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过滤率下降,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有时可引起肾机能不全。

更严重的情况是高温导致中暑人群增加。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产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体温不断增高,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人在持续的高温环境下工作、生活,由于高温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大量出汗使血容量减少,导致脑部缺血,因而出现脑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反应减慢、头昏、头晕、不适等,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导致事故增加。同时,高温使人心情烦躁、不耐烦、易激惹等,使人际摩擦增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