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唱的分类与实践:从二重唱到十重唱

重唱的分类与实践:从二重唱到十重唱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声部和人数的不同,重唱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八重唱等,最多不超过十重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著名歌剧《茶花女》第一幕中的男女声二重唱曲《饮酒歌》不仅成功地刻画了剧中男女主人公鲜明的性格特征,同时以群众合唱伴唱的场面为背景,成功地渲染了歌剧中的热烈气氛。

重唱的分类与实践:从二重唱到十重唱

重唱是两人及两人以上或两组及两组以上的人同唱一首多声部歌曲作品,个人或各组演唱规定的声部,在艺术上讲究相互协作与整体调和的声乐表演形式。由于每个声部必须在音色、音量、感情等方面统一与和谐才能达到重唱的效果,故重唱比独唱有更高的要求。

按声部和人数的不同,重唱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八重唱等,最多不超过十重唱。根据声部组合的不同,又可把重唱分为男女声二重唱、女声三重唱、男声四重唱、混声四重唱、混声八重唱乃至更多声部组成的重唱等。女声二重唱有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女声三重唱有新疆歌曲《送我一枝玫瑰花》等,男声二重唱有《真是乐死人》《哥俩好》等,男女声二重唱有《毛主席派人来》、《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电影阿诗玛》插曲)等,男声四重唱有《啊,朋友再见》(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少林,少林》(电影《少林寺》插曲)等。

重唱多用于歌剧、神剧和清唱剧中。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著名歌剧《茶花女》第一幕中的男女声二重唱曲《饮酒歌》不仅成功地刻画了剧中男女主人公鲜明的性格特征,同时以群众合唱伴唱的场面为背景,成功地渲染了歌剧中的热烈气氛。威尔第的另一部歌剧《弄臣》第四幕中的四重唱曲《慧美女神的女儿啊》与唐尼采蒂的歌剧《拉美摩尔的路契亚》第二幕中的著名六重唱曲《在那一瞬间,有什么力量能制止我?》等,均在同一首歌曲中以不同的歌词、不同的旋律唱出了不同角色的不同心境,在音乐风格上也保持了协调一致。(www.xing528.com)

重唱的作用可以总结为四点。第一,重唱曲通过和声与对位的技巧,可以让几个人同时用各自的特性音调歌唱来表现同一内容或完全不同的内容,达到生动的戏剧性和立体化的效果。第二,重唱可以用于控制剧情发展的速度。比如,喜剧中的重唱一般会以快于生活中对话的速度进行,以求效果;正剧或悲剧中的重唱则会以从容的速度进行,以便于控制戏剧发展的进程。第三,重唱有助于精简篇幅。例如,一段四重唱至少在时间上压缩了四个人物各自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直接表现戏剧冲突或人物的情感交融,同时集中了他们的审美注意。由于重唱可以使几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得到展示,并产生相互影响,这就使得歌剧的音乐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响化的意义,深化了内容表现。第四,在浪漫主义歌剧时代,作曲家常常以重唱作为高潮的铺垫。通常一段戏剧的发展总是由单一角色的戏剧行为和心理阐述转向多角色的行为和复杂的心理发展,所以在大多数的作品中,重唱都会在剧末或终场出现作为总结,如威尔第的歌剧《欧那尼》最后就以三重唱结束。[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