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重唱戏及唱念比重分析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重唱戏及唱念比重分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唱的戏在昆曲折子戏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根据唱念在剧中所占比例的不同,又可细分为重唱的戏、重念的戏和唱念并重的戏。(一)重唱的戏昆曲折子戏中重唱的戏往往通过两个主要角色的唱工来塑造人物,交代剧情。像这样重唱的折子戏,昆曲中有许多,这些戏中,做工是辅助性质的,跟着唱念走,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重唱戏及唱念比重分析

一 重唱戏中的唱念

昆曲依字定腔度曲,填词合声律,歌者依腔按板歌唱,“调用水磨,拍挨冷板”,讲究字清、腔纯、板正,起口轻圆,收音纯细。昆曲从顾坚、魏良辅时代就打上了重唱的烙印,民间也有“苏州曲子徽州打”的传言。重唱的戏在昆曲折子戏中占有最大的比重。

重唱折子戏的唱念特点是:唱念在剧中所占比重大于做打所占比重,做打处于辅助性质的地位,以唱念为主展现剧情和人物性格特点;演唱时,音域宽阔,速度相对缓慢,细腻而且抒情性强。

根据唱念在剧中所占比例的不同,又可细分为重唱的戏、重念的戏和唱念并重的戏。

(一)重唱的戏

昆曲折子戏中重唱的戏往往通过两个主要角色的唱工来塑造人物,交代剧情。其中演唱部分篇幅较长,演唱过程中没有间奏音乐,说白成分也较少。重唱的戏中做工处于次要地位,只是对演唱中的塑造人物起一个辅助作用,但又不可缺少。如《牧羊记・望乡》就是一出以老生、小生并重的唱工戏,剧情为:汉武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不降,牧羊于环境恶劣的北海边。名将李广之后李陵领兵来战,兵败投降于匈奴。陵往见苏武,一同拜望家乡,苏武大义凛然,骂陵降敌,陵羞惭而去。苏武在匈奴19年,不屈不挠,其后终于归汉。苏武由老生角色扮演,李陵由小官生角色扮演。老生扮演的苏武用真嗓演唱,小官生扮演的李陵用假嗓演唱,小字三组的d、e上的音有多个,音域上的演唱难度很大。该剧中的人物心理描写,除了少量的对白外,主要运用唱段来展现,而且唱段内部没有使用一个间奏。通过演唱来塑造两个正反不同的人物形象,以伸张民族气节,批判投降行为。像这样重唱的折子戏,昆曲中有许多,这些戏中,做工是辅助性质的,跟着唱念走,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www.xing528.com)

(二)重念的戏

折子戏中重唱戏中念白占的比重大于歌唱,我称它为重念戏。《狮吼记・梳妆、跪池》就是一出典型的重念折子戏。该出戏剧情为:陈季常约苏东坡春游,其妻暗遣苍头侦悉有妓女操琴同游。陈回家后,其妻罚令长跪池边,适苏东坡来访,见状,责怪柳氏做得过分,并唆使陈季常纳妾,柳氏乃斥苏干预家事,怒而逐客。陈季常由巾生角色扮演,柳氏由五旦扮演,苏东坡由外角扮演。这一折戏中虽有唱段的安排和舞台表演中做的动作,但都没有念白的篇幅大,念白对于人物性格和剧情的展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陈季常平日如何惧怕老婆,如何被审春游时是否有歌妓同行,以及被罚跪和苏东坡来看望陈季常时的尴尬场面等大多由念白来完成。昆曲的念白有着极高的要求,如要遵循《中原音韵》要求的四声阴阳以及四声组合中的变调等。该段演唱部分,音域也没有重唱戏中那么宽阔。

此外,也有以念做为主的戏,《十五贯・访鼠测字》就是这样的戏。

(三)唱念皆重的戏

重唱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唱念皆重的,既有大段妙语双关的念白,又有很多高难度的唱段,折子戏《扫秦》、《刀会》、《连环记・小宴》都属于这一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